推动我省教育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05.02.2015  12:18
2月3日,我省2015年教育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攀枝花市政府、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师范学院分别就落实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推进党风廉建设等内容作了交流发言。 攀枝花市政府:全面落实依法治教 推进依法办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制定较为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指标体系,落实以奖代补资金120万元,专项支持“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改革试点”,通过试点示范,用3-5年时间推动各中小学健全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引入社会参与,积极开展教育评价监测。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检测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县(区)级督学责任区34个,聘请责任督学近200名,在全市中小学实施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特别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为切入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攀枝花市国家调查队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绿色评价和群众教育满意度的监测评估,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制定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2014年市直属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15所学校分别聘请了1名专业法律顾问。各县(区)也大力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经过2——3年努力,将逐步实现中小学(含民办学校)法律顾问全覆盖,形成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法律顾问工作体系,推进学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上台阶。2014年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全市800名教育工作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成都市教育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校园三级足球联赛机制,发布《中小学生体育艺术教育年度发展报告》。研制《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试行)》,开展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品德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和学习环境等多维监测,成为全国30个实验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形成监测报告的地区。 促进教育公平,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75%。全市“非正常择校”比例降至8.3%(中心城区降至6.9%)。动态调整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并分别提高到900元、1100元,比国家标准高300元,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起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中心城区不低于800元、近郊不低于700元、远郊不低于600元)、公办中职学校财政生均经费拨款制度。 围绕均衡发展,改革教育发展方式。2.57万名教师纳入“县管校用”范畴。校长、教师、骨干教师交流的比例分别达到 23.62%、19.91%和 19.66%,473名教师按程序退出教学岗位。县(市、区)之间交流干部 478 名、教师627名,名校领办和委托管理的学校达到 19 所。实验小学、七中育才学校、七中3所名校的网校(网班)分别覆盖县(市、区)24 所小学的 33 个年级,56所初中的 107 个年级,36 所普通高中165个班。 成都师范学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通过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学校每年都要组织1-2场反腐倡廉专题报告会,邀请省市纪委、检察院、法院、监察审计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作报告。 2013年以来,学校分别邀请省纪委及成都市法制办的有关负责人到学校作专题辅导报告,还组织校级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参加省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专题宣讲,帮助党员干部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基础。 通过警示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处以上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14年,警示教育对象扩大到全体科级干部,实现了各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全覆盖。另外,坚持新任中层干部廉政谈话制度,做到廉政谈话“无盲点”;坚持对有问题苗头的干部开展诫勉谈话,防患于未然;在节假日重要节点,发送廉洁提示短信、发放廉政教育资料等形式,警示干部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通过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把廉洁教育贯穿校风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廉洁意识,形成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