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白酒之都-四川宜宾

19.12.2014  12:27

        中新四川网12月18日电 (王哲陈忆)四川宜宾有着“中国白酒之都”之美誉。随着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宜宾这座以白酒著称的城市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宜宾白酒是否依然香飘千里,是否依然保持着昔日的辉煌?2014中国白酒文化节期间,中新网记者深入宜宾,穿过宜宾酒文化的历史长廊,寻找到了宜宾三千年酒文化的精髓与辉煌,而从酒文化中,我们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这座弥漫着千年酒香的古城,是一个天造地设的酿酒宝地。

        几千年的文明史,酒早已渗透到宜宾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以酒养人,以酒立市,以酒兴城,以酒产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强劲的发展动力。

        数千年发展而来的饮酒习俗形成的独特地域民风,更是陶冶出宜宾人包容、耿直、忠勇、豪放的性格。宜宾酒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势,最后,铸就了中国酒都名酒的独特品质。

        追溯历史的长河,酒都之酒显现出三千多年的悠远。

        早在商朝和周朝,宜宾有一土著民族为僰,僰人首领跟随周武王伐纣,被封为“僰侯”,建“僰侯国”,故宜宾古有僰道之称。据《华阳国志》记载,僰人性情温和,习仁道,勤劳、聪明,善事农牧,尤为善种水稻、荔枝、姜、蒟、豆之类的作物,为酿酒提供了条件。

        僰人很早就有饮用天然发酵的“荔枝酒”、“树头酒”的习惯,其后更学会了人工酿造,酿出了名为“蒟酱”的酒和窨酒,从而开创了川南古僰道酒文化之先河。

        汉初时期,汉武帝遣大将唐蒙“凿石开阁以通南中”,开辟了著名的“西南夷道”。从此,汉民族大量迁入僰道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繁荣,更促进了酒业的发展。

        从宜宾汉代墓葬和窖藏中出土了大批铜制器皿;山谷祠岩墓中,出土了一个神采奕奕的沽酒陶俑;宜宾县公子山汉墓的石棺上,有浮雕“厨炊宴饮图”;长宁县飞泉东汉岩墓内壁刻有“夫妻饯行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述说着,早在汉代,宜宾人就创造了辉煌的酒文化。

        冠英街,亦或是栈房街,古戎州的大街小巷,招展的酒旗上带出了浓郁的酒香,七八个彪悍的船夫,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收获的喜悦,门槛可为座,地板可为桌,一坛老酒,即能不问世俗、轻松而释怀。

        而如今的宜宾城,依然随处可以看见一座座大型酒文化浮雕,以生动的图案再现着宜宾的酒文化风采。置身其中,恍惚间穿越了时空的隧道,重回千年史海,捡拾岁月的珍贝。

        在酒都的史册里,五粮液的出现是永远值得铭记的。五粮液的发展就是一部宜宾白酒新时期发展的历史缩影。五粮液酒,其传统酿酒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研究和实践生物科技的精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经济、科学和社会价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在10多平方公里看到,一辆辆载着五粮液的车辆驶出厂门,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名酒到民酒,中国白酒大王顺势华丽转型,昔日高大上的五粮液已进入到老百姓的餐桌。造老百姓喝得起的五粮液已成为中国白酒史上的佳话。

        记者还了解到,全国白酒行业进入调整分化期以来,宜宾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主动应对措施,提出了应对调整的“十六条”,增强了市场营销、创新驱动、白酒文化建设等内容,强化了发展方式的转变。初步预计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52万千升,产值4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70亿元,利润总额100亿元,利税总额157亿元。

        在中国白酒之都-四川宜宾,白酒醉了一座城,香了一条江。新常态下的宜宾白酒依然蓬勃生机,宜宾白酒正在阔步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