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区积极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机制

09.05.2014  18:33

    高坪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从2010年开始建设,历经四年,基本解决了灌区内“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我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建设完成后,如何管好用好,确保长期发挥效益是关键。我区在运行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以用水户协会管理为核心、“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新机制,保证了工程设施的高效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我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晰工程权属和管护主体
    我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覆盖全区9个乡镇68个村,基本完成了灌区“最后一公里”建设。在工程建后管护上,探索出了"渠道随地片,产权归协会,责权利相统一,依法管理凭协议"的模式,即支渠以上工程由水管单位管理,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有效解决了渠道及配套排水沟、建筑物等无收益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问题。目前全区2010-2012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产权已全部明确了产权,移交给所有人,2013年度项目产权正在移交。
    二、协会运作,积极推进用水户协会建设
    为了加强群众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我区安排专人对用水户协会的组建进行帮助、指导,为协会的顺利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协会负责人由用水户在民主协商、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推选群众信任、有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按照“公选会长、公众决策、公众建设、公正管水、公开收支”的原则运行,充分调动了群众“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方式,积极推广用水户协会参与灌溉管理取得的成效、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截至目前,我区共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89个。
    三、政策保障,探索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为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我区着重从经费、制度和队伍建设着手,为建立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做出了有益探索。
 (1)经费多元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一是区级财政投入。区级财政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资金纳入预算,对渠道及配套排水沟等无收益的工程维护费用进行补助。二是积极鼓励会员投入。针对群众自筹建设的小农水工程,由用水户小组从灌溉水费收入中计提资金对工程实施管护。三是采取承包的方式。对山坪塘等工程进行对外承包,所得收益由用水户协会进行统一管理,专门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
   (2)制度规范化。我区指导各协会进行规章制度的完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及用水管理制度,为协会独立运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奠定了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管护工作无章可依的问题。
   (3)队伍专业化。我区不定期组织村级水管员、用水户协会和片区水利站工作人员培训,强化专业知识,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专业化队伍。
    2013年以来,高坪区又开始了小农水建设的新3年,目前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我区将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新办法,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作用,使群众长期得实惠。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杜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