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都市现代农业的“成都实践”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9日电 题:农田里的“工业经”——探寻都市现代农业的“成都实践”
(新华社记者林晖、黄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城市的现代科技和前瞻理念如何带动农业发展?农村自身的生产要素活力如何激发?记者近日跟随农业部在四川成都调研发现,现代工业经济的思路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农村确权颁证为核心、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抓手、以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支撑,成都都市现代农业正迸发出强大的活力。
种谁的田——现代产权制度激发农业活力
产权明晰是现代经济活力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产权制度不尽完善,大量生产要素资源处于“沉睡”状态,农民的财产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的60岁村民黄宪良,孩子在外地打工,自己身体不太好,家里已经没人种田了。但他家的田地没有闲着,他把土地加入合作社,每年不仅能有保底的200斤大米,收成好的时候还有额外分红,去年每亩地就分红367元。
黄宪良能够把土地入股,靠的是政府发给自己的“土地账簿”。近年来,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开展确权颁证工作,弄清楚每户农民有多少土地、房屋、林地,并颁发代表权属的“本本”。
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在每家每户的一亩八分地上“单打独斗”显然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土地确权颁证后,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就有了依据,农民既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凭着手中的“本本”以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或流转给种粮大户。这样,一方面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保障基本权益,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都得到极大提高。
成都市农委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率达到99.5%。在此基础上,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3%,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
谁来种田——农民也有职业经理人
现代企业中,常常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成都,田间地头也活跃着一群农业职业经理人。
“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出现,其实是被无人种田的困境逼出来的。”第一批“吃螃蟹”的杨柳农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周维松说。他回忆道,这些年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懂种田、愿种田、能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少,但是田不能撂荒,于是,就请人来种田。
“和土地流转给经营业主不一样,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民当家做主,请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和农民们一起开会商量的。”周维松说,合作社与农业职业经理人签订聘用合同,一般拿出年利润的20%作为报酬。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们得以从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通过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而在有头脑、有技术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下,“大春种粮、小春种钱”,土地产值逐年增加,形成合作社、社员、职业经理人三方共赢的局面。
以杨柳农村合作社为例,2013年社员全年每亩分红897元,通过外出打工户均增加工资性收入6000元左右,而职业经理人获得的酬劳则超过10万元。
目前,成都市已有农业职业经理人7903名,在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尤为可喜的是,原来的职业经理人多为村干部或种粮能手担任,近年来自不同行业的人逐渐增多,特别是有不少大学生加入种田行业,合作社变得越来越有活力。
谁来服务——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分散的家庭转移到种粮大户、农业职业经理人、合作社等,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专业化分工也在农业领域悄然出现。
走进崇州市桤泉农业综合服务站,这里除了提供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技推广等常规服务外,还有一个农业服务超市,这里提供的服务包括:水稻田大马力拖拉机机耕65元/亩、人工打药5元/壶、收割麦类60元/亩……
原来,依托着农业综合服务站,一家企业在此开设了“一站式”社会化服务,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劳务、全程农业机械化、农资配送、专业育秧(苗)、病虫统治、田间运输、粮食代烘代贮、粮食银行等多种服务。这样的服务契合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及土地规模经营业主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受到广泛欢迎。目前,成都市类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达3932家。
与此同时,农业金融服务也在深入推进。成都市面向农村开展了产权抵押融资、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完善,险种达到18个。新津县普兴镇柳江村以万亩蔬菜产业基地闻名,68岁的村民刘德兴告诉记者,去年莴笋价格暴跌,最低时一斤只卖几分钱,由于提前购买了蔬菜保险,他最后获得了每亩900元的理赔。
明晰的农村产权、合理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完善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都市现代农业的美好画卷正在天府之国徐徐展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