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虚假信息 “逗”了10万人“掌上成都”被永久封停

15.05.2015  17:24

  成都商报记者

  张柄尧

  新闻回顾

  5月9日,不少成都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母亲节,领一张面包新语100元现金卡送妈妈”的活动链接刷屏,活动内容来自名为“掌上成都”的微信公众号。当天下午,四川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称此活动并非由面包新语官方发起,相关的微信运营者也从未向面包新语提出过合作要求。 腾讯方面也回应表示,已在接到投诉后进行处理,“掌上成都”可能被永久封号。

  近日,成都市网信办会同腾讯公司严肃查处了传播“母亲节,领一张面包新语100元现金卡送妈妈”虚假信息的微信公众账号“掌上成都”(微信ID:ZSCD028),清空了账号历史信息,屏蔽其所有功能。这是成都市网信办继依法关闭“成都新闻网”等后,整治违规移动新媒体的又一举措。

  5月9日,微信公众号“掌上成都”发布信息“母亲节,领一张面包新语100元现金卡送妈妈”并引发民众疯转,阅读量迅速超过10万。部分不明真相的市民前往“面包新语”门店核实后发现上当受骗,并向成都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中心举报。同时,“面包新语”官方微信、微博出面辟谣,表示从未发起此活动,也未与“掌上成都”开展任何合作,公司已委托律师进行调查。

  接到市民举报后,成都市网信办迅速调查核实,第一时间与腾讯公司进行沟通。经协调,腾讯公司9日19时对该恶意营销账号作出“永久封号”的严厉处罚。

  成都市网信办负责人表示,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国信办去年公布了“微信十条”,明确要求在经营微信公众账号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和信息真实性,“掌上成都”肆意造谣、恶意营销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成都市网信办将按照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要求,深入治理“网络谣言”、“有偿删帖”等网络乱象,全力促进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据了解,成都市网信办已及时将相关情况移交公安部门进行处置。

  声音

  律师:“掌上成都”可能承担三种责任

  昨日,四川杰可律师事务所律师冯骏表示,整个事件中,“掌上成都”故意明显,“根据情况不同,‘掌上成都’可能会承担三种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如果仅仅是恶意营销,纯粹是为了骗取粉丝,获取点击率,从这个角度而言,‘掌上成都’由于虚构事实,根据情况恶劣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会受到从警告直至吊销账号的行政处罚。如果‘掌上成都’对面包新语方面造成经济损失,信誉度下降等,则需对面包新语承担民事赔偿。另外,‘掌上成都’如果是与面包新语竞争对手合作,目的是为了降低面包新语信誉,则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冯骏表示。

  另外,“如果‘掌上成都’将搜集到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有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市民:卡没拿到,个人信息也泄露了

  参加了该活动的廖小姐回忆,按照“掌上成都”一步步提示,她完成了所有程序,并填写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和邮寄地址。但没想到这竟是一个虚假消息。最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当初自己填写的个人信息都被泄露了。“我的姓名、电话和家庭住址‘掌上成都’都有了。真的好气人。

  别让虚假网络营销的老鼠屎 坏了一锅汤

  成都商报评论员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让我们拥有了更便捷的交往方式、更迅速的信息获取平台、更热烈的公共舆论空间,然而一些虚假网络营销也应运而生,让公众防不胜防。

  微信公众账号“掌上成都”发布虚假信息,就是虚假网络营销的一个典型标本。对良性的新媒体生态和网络舆论空间来说,这样的虚假网络营销,犹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成都市网信办会同腾讯公司进行严肃查处,是对公众利益的及时保护,也是对网络空间的积极净化。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中,营销本身不是问题,但前提是要遵守法律和相关规定。“掌上成都”显然突破了这样的底线。

  问题就在于,虚假网络营销这颗老鼠屎,在新媒体时代似乎获得了游刃有余的生存空间。一方面,信息发布者弄虚作假的成本很低,从中得到的收益却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受众要辨别真假很难,同时维护权益的成本却很高。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相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公共维权,就彰显了必要和价值。

  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虚假网络营销这样一颗老鼠屎,而对新媒体和网络空间谈虎色变。一方面,公众眼睛是雪亮的,不会任由再三的欺骗;另一方面,网络自身也有一种良性竞争的自我净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再施以相关部门有力的监管,多方合力之下,必能净化新媒体生态和网络空间,促进网络良性竞争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