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端掉传销窝点救人更要救心

17.09.2014  18:04

传销组织在精神上的控制力更是不容忽视的。身陷传销组织,可以通过警方之力得到解救,而解救心陷传销组织的人,也只有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怀了。

近日,泰安警方以“两名女生赴泰安疑身陷传销失联”为线索展开集中行动,连续端掉传销窝点五十余处。令很多人感到震惊的是,被查获的传销人员超过七成是“90后”,更有半数以上对传销深信不疑,窝点被查后也不愿回家。

显然,这和人们以往的认识大相径庭,印象中的传销组织往往需要通过限制人身自由来保持对成员的控制,一些传销窝点的破获线索,也常是逃出来的受害者提供的。此次从案件中披露出来的新情况,必然引发人们的深思:传销组织到底是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心甘情愿”地投身其中?该如何把他们的“”从传销窝点里拯救出来?

现实生活中,传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运作方式也通过典型案例的曝光为公众所熟知。虽然名称或形式不断变换花样,但发展下线聚敛财富的本质并没有变化,这些特征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与其说那些“不愿回家”的传销人员是误入歧途,不如说他们已经丧失了对是非曲直最基本的判断力。

要想增强年轻人对传销的免疫力,首先得看清传销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又迎合了年轻人怎样的需求。传销最有效的“抓人武器”就是暴利诱惑,对于那些“想赚钱、赚快钱”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南方山区娃在传销人员中的高比例,恰恰验证了这一点。刨除那种幻想“一夜暴富”的浮躁心态,追求财富是很正常的需求,关键就在于选择怎样的途径。传销人员的年轻化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贫家子弟的机会是不是少了?给他们的上升渠道是不是窄了?

在经济“纽带”之外,传销组织在精神上的控制力更是不容忽视的。被查处后仍不知悔改的言论,以及那些内容荒诞的笔记,无处不透露出传销组织内部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亲情”。诚如一位办案民警所说,在传销组织的洗脑过程中,那些缺乏关爱且长期自卑的年轻人被抬得很高,感受到了在社会上无法获得的“自尊”。这种填补空白式的情感攻势,换来了被洗脑者的死心塌地。由此看来,身陷传销组织,可以通过警方之力得到解救,而解救心陷传销组织的人,也只有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怀了。

从这些天曝光的案例来看,打击传销也要软硬兼施,以警方之力开展集中打击是治标,合理引导年轻人的情感需求和发展需求,才是治本之策。包括家庭、学校在内的各方社会力量,都应力求营造一种充满关爱、机会公平的环境,让传销组织无空可钻。当然,家庭条件怎样、家长脾气如何,年轻人没有可选择的余地,这也正可以体现学校等专业教育机构的作用。相比于教授知识,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他们更多的情感关怀,或许是更重要的。评论员观察 评论员 娄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