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略升 民生满意度指数下降

19.10.2015  09:32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发布了2015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四川民生满意度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在今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总指数为101.4,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指数 小幅上升

    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小幅上升的势头,但由于回应力度偏弱,消费者对于当前的经济态势评价不高,虽然预期指数高于现状指数,处于中值以上,但还是较去年同期下滑。

    虽然第三季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较第二季度(99.5)上升了1.9个百分点,但是在经历了第二季度大幅度下滑后环比呈现不同程度回升,该指数依然为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点评:西南财经大消费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裕国教授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目前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阶段,经济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虽然中长期可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动力,但短期内企业盈利前景不佳,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与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内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市场调整导致消费稳重略降,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矛盾持续释放,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影响了居民就业、收入增长与民生改善的信心。

    在本次的消费者信心满意度指数中,第三季度经济形势现状指数为97.3,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预期指数为109.7,环比下降4.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这是第三季度4个分项中唯一环比下滑的项目。

     就业 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

    第三季度中,就业现状指数(116.3)环比上升4.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预期指数(99.8)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4 个百分点。

    点评:就业形势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2015年高考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对四川省劳动力就业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三季度就业预期指数环比降幅略有收窄但同比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重态势下,消费者担忧投资继续下滑、企业经营运行困难加重,加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稳岗减员压力增加,就业岗位紧缩。

    王国裕说,以现在的就业形势来看,政府应该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加大服务业就业比重,平衡好就业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关系至关重要。

     收入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第三季度中的收入较前期有所回升。根据统计显示第三季度收入现状指数(99.2)环比上升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预期指数(114.0)环比上升5.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点评:今年以来,四川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失业保障金标准,四川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四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6%,超过同期GDP增速。其中,四川省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6元,同比名义增长8.1%,与全国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9元,同比名义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8个百分点,且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耐用品购买 意愿增强

    在第三季度中,相比其他指数项而言,耐用品指数的变动幅度最大。第三季度耐用品购买现状(86.5)和预期(88.7)指数止跌回升,现状指数同比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显示消费者耐用品购买意愿有所增强。

    点评:自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房地产政策维持宽松,四川房地产市场进入加速去库存阶段。今年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6.2%,同时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8%,四川省房地产市场交易渐趋复苏,房价稳中有降。同时网购耐用品增势大,各类购物促销活动层出不穷,也增强了居民购置耐用品的欲望。

    民生满意度指数 环比下降

    根据此次调查显示,第三季度四川民生满意度总指数75.4,其中:居民生计满意度指数74.6,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76.2,民生环境满意度指数75.4,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75.3。

    根据环比指数来看,第三季度四川居民满意度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居民生计满意度指数持平,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民生环境满意度指数下降1.1个百分点,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

    从第三季度四川民生满意度总指数的4个分类看,公共服务、民生环境和文化消费满意度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民生环境满意度下降1.1个百分点,是影响本季度民生满意度总指数下降的主要因素,居民生计满意度虽然环比持平,但是该指数始终在中值水平以下小幅徘徊,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