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卡令”横扫挂历市场 成都有商家订单降8成

04.01.2014  12:37

  以往,岁末年初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客户赠送挂历的黄金时节。如今,由于2013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了《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挂历市场陷入了“寒冬”。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走访了市内挂历批发市场,有老板直言“订单减少了8成”。

   火爆的市场变冷清了

  昨日,记者来到花圃路附近一个以往生意很火爆的挂历批发市场,发现这里相当冷清,只剩两三个店铺了。据周边居民介绍,以往岁末年初,来此订购挂历的人多得“起堆堆”。

  走访中,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商家除卖一般的普通挂历外,还卖一些“公家”定制的挂历,上面印着居委会、国有银行或国有保险公司的名称和简介。“中纪委‘禁卡令’一出,这些挂历就成了烫手山芋。”一老板告诉记者,这些挂历是“公家”提前定制好的,现在不再送给客户,就委托他来销售。

   “公家”取消挂历定制

  往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是挂历定制的大客户。但去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出“禁卡令”后,“公家”纷纷取消了挂历的定制。

  记者走访成都多家银行、运营商等国企获悉,自“禁卡令”出台后,这些企业就取消了挂历定制。某国有银行相关人士称,往年习惯给客户赠送印刷有单位产品以及LOGO的挂历、台历,每年要花20万元以上。

  三大通信运营商之一的一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以往过年时会定制一批挂历、台历送客户。“禁卡令”出台后,就不再这样做了。

   “禁卡令”致订单骤减

  “去年这个时候,差不多有十多家单位近5万份订单,目前订单一共才1万份。”在花圃路附近市场批发挂历多年的邱老板告诉记者,去年底“禁卡令”下发后,他的订单量就明显下降了,“往年银行、国企订单占80%,这回只接到4家单位的单,最后做好了还要我们帮着处理卖掉。

  “没办法,只能寄希望一些民营企业的订单了,但数量肯定不能与国企和金融机构相比。”邱先生无奈地表示。

  据记者了解,一些兼营挂历的文化公司如今也基本上不进新货了。某文化广告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以前每年都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来定制贺卡、年历、挂历,去年底“禁卡令”出台后,他们的销量就直线下滑了。

   -观点

  市民:支持“禁卡令

  对于“禁卡令”,记者昨日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很多人都表示“支持”。“没有必要花大量公款印年历、挂历、贺卡。”市民王先生说,公款应该用到正确的地方。而在市民周小姐看来,单位派送的挂历、台历“实在用不完,太浪费了”。

  成都晚报记者 李华琼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