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官员拒升职原因:有贪官怕升职公示财产

20.04.2016  21:28

  在公务员队伍里,有一句名言,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现实:由于竞争激烈,公务员渴望通过升职来提高待遇,非常难。

  职务晋升,意味着荣誉、待遇,意味着社会认可、掌握权力、获得施展空间。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公务员队伍里,追求进步,是人之常情。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也有不愿被提拔的人。这其中,我们最常听到的案例就是主动“让贤”。

  《温家宝地质笔记》中披露了这样一则细节,1979年,时年37岁的温家宝婉拒提拔,他给出的理由是: “人不能先为自己打算……要把机会让给那些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同志。

  《廉政瞭望》则报道称,有些干部放弃提拔机会,与个人秉性与施政风格有关,担心自己的个性不适应新岗位。

  李瑞环曾回忆说:“以前中央曾有两次要调我进京,我都想方设法地婉拒了。我多次说过,我这个人不适宜在上层工作,喜欢在下边跑跑、在人群里跑跑,愿意干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活。

  辽 宁省政协原主席孙奇也曾在媒体上披露,1987年夏,中央打算提拔时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的他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经过反复思考,孙奇认为自己知识不 足,个性刚毅有余而柔韧不足,不善处理官场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恐难挑重担。后来,他把自身考虑如实地向时任中组部长宋平做了汇报,最终,中央决定不调他 了。

  中 央候补委员、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曾经也有“学而优则仕”的机会,上世纪90年代末,他还没有当选院士,但一位了解他的高层首长视察学校时,却点名要见 他。首长告诉他:“组织上要选拔年轻干部担任校领导,经过考察,你是重要人选。如果你愿意,准备任命你为副校长。”首长还进一步交底:“有机会再接任校 长。”当时,马伟明平静地表示,“我想专心做点学问,对当官不感兴趣!

  事 实上,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当官风光的一面,事实上,官当得越大,伴随着更大的责任、更多的监督甚至还有预想不到的风险,对于真正有才能、有奉献精神且非常 自律的人来说,升迁的作用是正向的,然而,对于贪恋权力、贪图享受甚至希望通过权力来换取私利的人而言,仕途的每一步他们都会机关算尽、斤斤计较、测算风 险,以至于在他们身上也出现了拒绝提拔的“官场现形记”,坊间将此称之为“逆向腐败”。

  最著名的“逆向腐败”,是贪腐总额近3亿元的广州“亿元副市长”曹鉴燎,在任沙河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组织部门几次想调他到天河区任职,他竟然表示“不愿意”,因为沙河镇领导位子的含金量更高。为了继续留任,他甚至授意下属联名写信挽留他,制造“假民意”。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征收处原副处长黄华辉涉嫌受贿8900多万元。还是正科时,组织上要提拔他当副处级,他不仅不愿意,还提出辞职。原来,他是怕升职后需要公示财产,败露此前的贪腐。

  类 似的情形,多出现在那些关乎公众切身利益的“油水”部门,这些官员虽然级别不高,实权却不小。他们对权力的认知非常“简单粗暴”:权力能换钱。因此,他们 的眼睛永远盯着那些能来钱的权力岗位,甚至出现了“行贿下属”的咄咄怪事。广东新广国际集团原董事长吴日晶就曾先后36次向其下属、副总经理章望生行贿。 而章望生也投桃报李,在各种项目上坚定地支持自己的老领导。

  相 比于“逆向腐败”,更为可怕的拒绝提拔情形,是“尸位素餐”。据《半月谈》报道,一个县一年有10位局长、副局长提出改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虚职岗 位,发改局长、财政局长等实权人物也申请“实改虚”,原因竟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超发奖金、超配职数等非常规的干部激励手段行不通了,部分干部深 感推动工作缺少“抓手”,加上权力受到监督,“无油水可捞”成为常态。于是,盼望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已成为一些基层局长、副 局长们的官场心态。

  很多人将这种心态的出现视作新生事物,归根到底还是对当官的两面性认识不足。现在有个新词叫“激情减退”,其实说“减退”只是粉饰之词,原来建立在“升官为己”逻辑上的激情本来就是靠不住的。

  从 这点上说,当好人民公仆确实需要很高的精神境界,如果仅仅庸俗地把升官等同于提高待遇、捞点“油水”,那么,在当前的形势下,为官必然痛苦至极,因为,这 需要更大的智慧和胸怀来担当责任、面对风险。想不明白这一点,也不用“实改虚”了,趁早加入创业大军吧,换种活法,或许不那么痛苦。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