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渠县“拐杖医生”万永平扎根大山45年守护一方乡亲

12.06.2015  12:37

  三更半夜,一个电话打来,万永平收拾好药箱,拄着拐杖,在老伴的陪伴下,又上路。像这样的“紧急呼叫”,万永平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一根拐杖,一个药箱,一座大山,今年69岁的万永平靠着一腔热情,在大山里已经坚守45年,守护着龙潭山上群众的健康,成了当地群众最离不开的亲人。

  一根拐杖一个药箱 步行为乡亲看病

  6月8日,是张有哲等村里几个高血压患者的访视时间。一大早,万永平拄着拐杖,妻子曹玉芳背着药箱就出发了。

万永平拄着拐杖,妻子背着药箱,两人常常结伴去给村民诊治

  初夏的龙潭山,满目青翠,凉风阵阵。虽然山里已通了水泥路,但由于万永平小时候摔伤膝盖落下残疾,不能坐摩托车,只能步行。到张有哲家走了一截公路,需再步行了一段崎岖的山路。山间的羊肠小道,道窄且阻,杂草绊脚,万永平在妻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走得异常艰辛,到达张有哲家时已是满头大汗。

  拿出血压计,万永平仔细为老人检查了身体,并留下一些常用药,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点药费。“尽管腿脚不方便,但万医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来给我们检查,这些年多亏了他。”拉着万永平的手,张老伯十分感动。

  刚走出张老伯的家门,万永平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原来是5社的苏明怀的糖尿病又犯了。他挂了电话,马不停蹄地赶往山另一边……

  这样的日子,万永平已经坚持了45年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每户人家他都去过,哪家哪户的老人有病需要时常上门诊疗,他都知道。45年来,万永平记不清走了多少的山路,换过了多少根拐杖。他告诉记者,由于不会骑摩托车,他出诊都是步行,最远时走了十几里。但是即使走再远的路,他也没收过村民一分钱的出诊费。

  常常出夜诊 赶路常跌伤

  万永平幼时摔伤膝盖,由于家贫加之缺医少药耽误了治疗,导致右腿萎缩落下残疾。因为从小遭受病痛的折磨,长大后万永平立志学医。

  上世纪60年代,万永平初中毕业后就跟从龙潭林场的一名医生学习医术。1970年,学成后的万永平进入当时的合作医疗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从此与医疗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村里只有他一名医生,加之离乡镇又远,他经常在夜里也要出诊。

  去年冬天一个大半夜,文星村2社的邵嗣轩突然犯病昏迷不醒,他的家人走了几里路赶到万永平家。万永平从床上爬起来,跟着他们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去给邵嗣轩诊治,直到吊瓶拔了针他才离开,回到家时天已经亮了。

  提到万永平,今年78岁的万谋兵一再称赞“他是村里群众健康的守护人”。去年腊月的一个凌晨,万谋兵突然鼻血不止,“好吓人哟,鼻血流了一大碗,脸都白了。”万谋兵的老伴向记者比划着。接到电话后,万永平二话没话,就从暖和的被窝里起床,抓起电筒,一瘸一拐地和妻子一同赶往万谋兵家。山里的朔风异常寒冷,冻得人牙齿咯咯直响,可为了乡亲的健康,万永平没有一句怨言……

  因为夜里经常要出诊,手电筒是万永平必备的。但是有时急于赶路,万永平经常被石头绊倒,或是掉入路旁沟中。“村里最远的几个组离村卫生站足有近10里远,但群众只要有个头痛脑热的,一个电话,或是一声招呼,万医生就会赶到。”村主任王世友说。

  医德高尚 行善乡里美名扬

  文星村位于龙潭山上,海拔近1千米,村里没有专门的卫生站,万永平的家就成了他的“工作室”。在他简陋的诊室里一堆厚厚的健康档案特别醒目。档案字迹稍显斑驳,然而,村民患重病、慢性病等情况一目了然。

  几年前,得知卫生部门要为村民建立健康档案,万永平凭着对乡亲们健康状况的了解,一气呵成完成档案。行医45年来,1200多名村民不断变化的健康信息全都装在他的心里。

一盏白炽灯、一张木桌、一个药柜,这就是万永平简陋的诊室

  俗话说“黄金有价药无价”,但找万永平看病村民一致都说,他收的药费不高,一般的感冒也就几元钱,钱不够也可赊账。

  山里的村民并不富裕,万永平为了帮村民省一些药费,他钻进大山采草药,免费提供给他们。对一些特别困难的群众,他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万永平说,这些年来为特别困难的群众共免去了3000多元药费。

  扎根大山45年,也有人建议万永平,他孩子都在城里工作生活了,凭他的医术到县城或市区开诊所收入肯定比做乡医强,但万永平不为所动。“大山里的乡亲们看病很不方便,如果我走了,他们怎么办?”万永平说,他在大山里出生长大,就要好好地为乡亲们服务。(陈曦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