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作怪四川今冬会更冷吗?目前还不太好说

24.11.2016  18:05

本报讯(邵明亮 记者 刘宇男)我省11月22日以来的强降温,让近日流传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使今冬我国整体偏冷”的消息更热起来。对此,省气候中心11月23日表示,虽然今冬全国气温偏冷的概率较大,但四川地区是否也会比往年偏冷还有待观察。11月上中旬,全省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低,但比多年同期略高。

拉尼娜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酷热、暴雨、洪灾等极端天气现象,今夏四川人已明显感受到了。那么,四川今冬会受到拉尼娜多大的影响,会不会特别冷?省气候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11月1日至22日全省平均气温12.3℃,比去年同期低0.8℃。成都温江站监测数据也显示,11月1日至22日平均气温13.3℃,比去年同期低1℃。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四川现在已经偏冷了。省气候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去年此时特别暖和,所以今年11月上中旬全省平均气温相对略低不算什么。事实上,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至22日全省平均气温比多年同期平均气温高1.8℃,成都温江站监测数据也比当地多年同期平均气温高1.5℃。

记者从省气象台获悉,11月22日开始的本轮降温还未结束,23日20时至24日20时,盆地最低气温只有3℃-5℃,最高气温也仅有8℃-10℃,预计25日开始缓慢升温。

针对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使今冬我国整体偏冷的消息,省气候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偏冷的影响要分具体。虽然今冬全国偏冷的概率较大,但四川地区是否也比往年偏冷,目前还不太好说。

今年8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将成为接力厄尔尼诺的下一个全球性气候事件。和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变暖相反,拉尼娜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冷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延伸阅读

A

多省份开启“冷冻模式”

11月20日夜间和21日早晨,北京市先后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和寒潮蓝色预警。

寒潮从新疆一路扫荡而来,过华北、华东,我国多省份似乎开启了“冷冻模式”。

中央气象台11月21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21日至2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

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以及四川东北部、重庆东部、贵州中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2℃-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湖南中西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6℃以上。这些地区还将伴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风力有7-8级,阵风达到9-10级。

B

今年会是“冷冬”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指出,这次寒潮的特点是水汽丰沛,湿冷带来的体感温度会更加寒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周兵介绍,目前的天气气候处在超强厄尔尼诺结束、未来拉尼娜事件可能将要形成的状态。据分析,今年的拉尼娜还不足以构成很严重的拉尼娜事件,可能会在冬季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冬季偏冷的概率是70%以上。

他同时指出,冬季我们不要仅把目光放在拉尼娜身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极海冰变化等导致气候异常和冷空气活动异常。北极海冰在加速融化,北极变暖比其他地区更加明显,盘踞在北极的冷空气南下,肯定会影响到西伯利亚、东亚,也会影响到北美和欧洲。

C

你准备好了迎接寒潮吗?

气象专家指出,寒潮来袭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

专家提醒,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各地需做好温室大棚的防风加固工作。交通航运和旅游等部门,加强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做好道路结冰的应急和抢救工作。

寒潮带来的都是麻烦?也不尽然。

记者了解到,伴随寒潮而来的大量降雪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减轻农作物来年的病虫害。

新华社记者 高敬 侯雪静(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