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42年 “川藏线第一桥”拆除
彭加权
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飞仙关历代大桥
1950年
原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工程处修建了川藏线上第一座钢架桥———飞仙关桥
1972年
由川交一处07109工程队承建的飞仙关石拱大桥建成使用
2014年
新建的180米长、14米宽的飞仙关大桥投入使用
“三二一,起爆!”28日下午4时50分,伴随着轰隆隆的爆破声和腾起的尘烟,有着“川藏线上第一桥”之誉的飞仙关石拱大桥被爆破拆除。该桥从1972年建成到现在,42年来,横跨芦山河,桥身一半属天全,一半属芦山。
四层安全罩 爆破仅需两秒
28日上午,头戴爆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有的在桥面上覆盖棕垫,有的在大桥石拱圈里连接雷管线……四川中鼎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宁德兵介绍,爆破该石拱大桥共用炸药400多公斤,爆孔700多个,分桥面、桥墩和桥拱3个爆破点。
由于即将爆破的飞仙关石拱大桥与新建的飞仙关大桥,最近处不到5米,同时,距离电站大坝只有几十米,加上周边住户多,爆破难度大。爆破人员采用了多次定向爆破,控制桥体垮塌方向等,虽然爆孔多,但整个爆破时间在两秒钟内完成。
为控制振动、声响和飞物,他们还对爆点进行多层覆盖———第一层覆盖棕垫,第二层在棕垫上覆盖钢网,第三层在钢网上覆盖装满沙子的沙袋,第四层在沙袋上覆盖棕垫,层层防范,确保安全。
离新桥太近 留一半不炸塌
爆破前,周边人员被疏散到300米外安全地带,国道318线芦山县飞仙关段和天全县多功段实行封闭,禁止车辆行人通行。“三二一,起爆!”28日下午4时50分,只感觉到非常轻微的振动。尘烟散去,靠芦山一边的桥体塌了,可靠天全一边的桥体还“站立”在河道上。宁德兵解释说,靠天全一边离新桥很近,装药量偏少,虽然没有将桥体爆塌,但桥体已经完全爆松了,接下来,将动用机械予以拆除。
当年建设飞仙关石拱大桥时,年近花甲的尹明康不到20岁。他从河滩上背沙子到公路上,每百斤沙子1角钱……看着大桥即将消失,尹明康有些伤感,但他也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桥历史
曾取代飞仙关上首座钢架桥
雅安市公路局副局长任晓德介绍,地处芦山县、天全县、雅安市三地交界的飞仙关,是国道318线上的第一关,被世人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
1950年,原西南军区支援司令部工程处在飞仙关修建了川藏线上第一座钢架桥———飞仙关桥。1972年,由川交一处07109工程队承建的飞仙关石拱大桥建成使用。飞仙关钢架桥就此“退休”,成为历史文化遗产。飞仙关石拱大桥长173米,桥面宽8米。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拱大桥难以满足通行需要。1996年,在大桥上游一侧进行了加宽,桥面宽度达到14.6米。
不过,由于飞仙关石拱大桥位于飞仙关电站库区,库区水位将淹过石拱桥拱圈,石拱桥长期浸泡水中,容易垮塌。同时,新建的180米长、14米宽的飞仙关大桥已于2014年春节期间投入使用。因此爆破拆除飞仙关石拱大桥,消除库区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