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养猪场“邻居” 绿田清风回来了

18.07.2017  12:17
拆掉养猪场“邻居” 绿田清风回来了 - Sichuan.Scol.Com.Cn
拆掉养猪场“邻居” 绿田清风回来了 - Sichuan.Scol.Com.Cn
来源: e.chengdu.cn

  挖掘机正在对养猪场圈舍进行拆除

  拆除前的圈舍

  未整治前,养殖污水直排到农灌沟里

  “我父母年事已高,天天被臭气熏得窗子都不敢开。”市民宋先生说起养猪场曾经的“扰民”问题,依然十分愤慨。宋先生说的养猪场,距他父母居住的龙泉驿区上东阳光小区,只有不到300米。

  昨天上午,成都商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养猪场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庄稼,空气中也没有弥散臭味。

  对此,龙泉驿区农林局畜牧站站长罗先才解释,“近年来我们接到很多市民投诉,经过长期的沟通,最终和4户养殖业主达成关闭协议。今年4月20日我们实现了全部清场,5月初完成了土地复耕。”

   小区靠近养猪场

  天天被臭气熏得窗子都不敢开

  罗先才介绍,这个生猪养殖场于2001年在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玉石社区13组落址,由4户养殖业主经营。他表示,养猪场算中小规模,生猪圈舍193个、面积4608.85平方米。“生猪存栏规模有1000头以上,年出栏肉猪有3500多头。”

  2001年,养猪场四周都还是一片荒郊,4户业主的养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随着成都城区范围的外拓,龙泉越来越城市化,起了高楼,来了居民。其中,上东阳光小区就从距养猪场不到300米的平地上拔地而起,越扩越大,住了上千户人家。

  曾经让养殖户们习以为常的臭气,成了周围居民口中的抱怨。“我的父母年事已高,天天被臭气熏得窗子都不敢开。”市民宋先生的父母住在上东阳光小区里面向养猪场的一栋楼里,他告诉记者,自己回去的时间比较少,但每次回去都被养猪场的臭味熏得吃不下饭。更让他心疼的是长期居住在那里的父母。“到了夏天更臭,不光是我们家,小区里的邻居意见都大得很。”

  从小区往养猪场的方向走,要先经过一小片农田,这里也曾受到养猪场排出的养殖污水“毒害”。农户李女士的田紧挨着养猪场的化粪池,她告诉记者,化粪池里的污水经常多到漫出来,流到农灌沟里,既有猪的粪便,还有潲水。“潲水也往农灌沟里排,盐分重,黑乎乎的,臭得很不说,庄稼也不好活。”

   环保部门剖析污染成因

  小养殖场为何有水污染、大气污染?

  近年来,居民们的抱怨变成一封封投诉件,落到龙泉驿区相关环保部门的信箱里,龙泉驿区的环保局、水务局、农林局担起了治理这家养猪场的任务。

  “从污染来说,这家养猪场带来的主要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罗先才告诉记者,环保部门在调查时分析过,空气污染源自于养猪场焚烧废旧木材产生的碳化物和硫化物。“用潲水喂猪前要先把潲水煮开,但他们都是用的废旧木料,上面可能还有漆,烟很大。”

  “水污染主要就是养殖污水。”罗先才解释,其中主要包括1000多头猪的粪便、用不完的潲水。“养殖场修时就让他们建了化粪池,但当时规模还小,化粪池也修得小。”近年来,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几十个立方米的化粪池早已不能过滤大量的养殖污水。“大部分污水都直排到农灌沟里,里面含的氨氮挥发出来就成了居民闻到的臭味,潲水里的盐分也会损害农作物的生长。”

  污染这么“扰民扰环境”,要怎么治理?罗先才表示,治理养殖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整治,另一种则是搬迁或关闭。“这家养猪场因地处绕城范围内,同时距居民区太近,所以是禁养区。”他解释,龙泉驿区2009年发布《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的通知》,里面明确,绕城高速环线以内的区域,以及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人口集中居住区域1000米隔离范围内,都禁止经营性畜禽养殖。“所以我们最终和养殖户沟通好了关闭事宜。”

   这块地的绿田清风回来了

  但小养殖场仍是治理难点

  今年4月完成养猪场的清场拆除,5月完成土地复耕。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现场时,4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已不复存在,只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空气中也没有弥散臭味。

  市民宋先生听到这个消息时,也宽了心。“我和父母现在暂住在城里,想着最近天气热可能味道比较大。现在治理好了就好,以后我也不用担心了。”

  这个养猪场的关闭,只是龙泉治理养殖污染的一小步。罗先才告诉记者,今年龙泉驿区在治理养殖污染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已实现禁养区养殖场355户全部关闭、限养区养殖场155户综合整治,消除了畜禽养殖带来的土壤、河渠和空气污染。“全区共计搬迁畜禽62.5万头(只),其中生猪10.3万头、牛羊0.3万头(只)、鸡鸭鹅兔51.9万只,拆除圈舍面积30万平方米,复耕土地面积10万平方米。”

  但罗先才表示,虽然目前这块地的绿田清风回来了,小养殖场的“反弹式生长”一直是治理养殖污染的难点。“小养殖场经常污水处理设备不完善、养殖成本也比较低,反过来利润又比较高,换个地方就开始复养了。”

  他告诉记者,之后他们还将对这些中小规模的养殖场加强监控,防止反弹,让绿田清风常在。

  成都商报记者 尹沁彤

  龙泉驿区农林局供图

什邡市“三举措”扎实推进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度养殖区制度,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