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蜀道”担大义 “云上工程”著文章——访王抒祥

11.03.2014  06:01
 

川网 蜀道 担大义   “ 云上工程 著文章

—— 访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

中电新闻网记者 张振兴 龙昌 余娜

    “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数百年以前,李白的感叹在今天的四川电网人看来,依然是一本“难念的经”。

    日前,“川藏联网”工程全面开工,这条连接四川与西藏的输电线路工程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在5000米以上,错落的高山峡谷,极端变化的气候环境,让这个工程成了名符其实的“云上工程”.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蜀道”。

    显然,横在四川省网面前的“蜀道”不仅仅一条.

    四川“丰余枯缺”的电力结构已经成为制约四川发展的重要瓶颈,而且四川巴中、甘孜等地还存在着大量的无电人口。要更好的服务四川的经济、民生,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给四川电网的障碍要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重压之下的四川电网,如何发力?……

    带着各种疑问,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在他的言语之间,寻找2014年四川电网发展全新的着力点。

     1000 公里的电力工程索道尚属世界首例

    记者:“川藏联网”工程已经核准一个月了,目前进展如何?

    王抒祥:这项工程在一月份已经经过相关部门核准。

    工程前期,四川电网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工程实施的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施工地区没有道路的地方已经铺设了简易的工程道路.由于地形特殊,部分地区需要架设运输材料的索道。有的地区地形环境较为恶劣,部分材料甚至需要绕道云南才能运到施工现场。

    对于“川藏联网”工程,我们计划通过整个川网的努力,力争今年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将为昌都、甘孜南部的人民送去光明。

    记者:川藏联网工程的建成,将对四川地区带来怎样的经济、社会拉动效应呢?

    王抒祥:该工程连接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和四川省甘孜州南部,途经甘孜州乡城县、巴塘县,以及昌都地区的芒康县、察雅县、昌都县、八宿县和江达县.川藏联网工程是继青藏电网联网工程串联起西藏藏中电网与西北电网后,又一条西藏电力进出大动脉和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重大输变电工程。

    川藏联网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要解决昌都地区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电网与主网架的联系问题,使即使在枯水期,这部分地区也可以用上电。其次,金沙江上游的水电开发,通过这条线路在丰水期把电能输送出去并利用起来,通过这条线路使藏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发展藏区,稳定藏区。所以,这项工程既可以解决有电可用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有电可以输送的问题。

    记者:四川地区比较特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这对于我们的施工来说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和施工难度,我们是如何克服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来推进“川藏联网”工程的?

    王抒祥:首先,“川藏联网”工程是名符其实的高海拔施工,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最高则达到5000米。其次,由于地形以及自然环境等原因,导致施工的环境极其艰苦。最后,“川藏联网”工程不同于青藏联网,青藏联网是上升一个高度以后地形就变得平坦,而川藏联网则要经过大量高山沟壑的地区,地形落差极大,由于没有道路,所以需要在群山之间开辟道路。为此,四川电网建立了1000条索道,索道总长度达到1000多公里。这在全世界输电网工程里面这尚属首例!

    由于线路主要在高海拔地区,这就需要克服极端的气候条件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设备的绝缘问题等等。四川电网在总结了“新甘石”工程施工经验并把它用到了新的“川藏联网”工程中,这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疆电入川 突围 十三五

    记者:四川电力存在结构上的矛盾,“丰余枯缺”已经成为抑制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保障的重要瓶颈,为此,你在多个场合提出“疆电入川”,甚至曾经提出把“疆电入川”列入电力“十二五”规划,那么,为什么要实施 “疆电入川”?

    王抒祥:四川电力的结构性矛盾很突出,水电装机占了四川电源的2/3,水电中径流式的电源又占了2/3,由于没有库容,造成了四川在丰水期电量就富裕1/3。据我们测算,2015年四川的水电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但是其中3000万千瓦的容量无法消纳。而到了枯水期,四川缺电也达到1/3,也差不多1000万千瓦的容量。

    两个2/3和两个1/3决定了四川在将来的电力结构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所以四川需要大量的电力外送通道的同时,也需要电力输入通道。

    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是在四川大力发展火电。但是四川的火电机组其利用小时数又偏低,几乎是建一个亏损一个,所以发展火电并不经济。还有就是四川属于盆地地形地貌,不利于空气扩散,发展火电易于形成雾霾,种种因素结合起来,四川要发展必须考虑区外来电。

    为此,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分析,从西北来还是从华中来?最后得出结果,“疆电入川”是最理想的方案。第一,新疆煤炭储量很高,第二,新疆发展煤电也是改变其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新疆的煤电输送到四川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煤电送到成都要比当地的煤电价格每一度便宜一角钱。

    记者:目前“疆电入川”进展如何?

    王抒祥:目前,我们前期对于“疆电入川”的调研基本上已经都做出来了。四川省政府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也签署了战略性的合作协议。四川和新疆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这为“疆电入川”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对于“疆电入川”不仅仅是四川党委、政府的共识,也是四川各界的共识,同样也是新疆各界的共识。

    我可以肯定,在可以预期的“十三五”,“疆电入川”将会开工建设,到时候,四川的电力结构性矛盾有望得到解决。

    记者:“疆电入川”会不会列入“十三五”电网规划?

    王抒祥:我非常有信心,“疆电入川”不但列入“十三五”电网规划。而且, “疆电入川”有望在“十二五”末期开建,在“十三五”中期进入投运阶段。

      2014 年四川彻底告别无电区

    记者:2013年,整个国家电网公司层面都在大力推进无电地区

    通电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四川地区也存在大量的无电地区,2013年,我们在这项工作上有哪些突破?

    王抒祥:四川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再加上四川地形复杂、多高山大河等特征,造成了四川地区存在很多的无电区人口。四川的无电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看,占得比例很大,甚至达到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是电网公司的责任,也是电网公司的担当。

    最初,四川电网计划“十二五”末期解决无电地区用电问题,后来,我们决定继续提速,争取在今年年底,实现四川电网供区内,全部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记者:这个目标给我们四川电网的压力是不是特别大?

    王抒祥:实际上,为了解决无电地区用电,我们这两年已经投入了72.5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外,我们也在积极备战,今年三月份以后,四川电网将会有5万人奋战在甘孜、阿坝、凉山雪域高原,全力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这是四川电网为解决无电区通电问题最后的大决战,2014年年底,四川彻底告别无电区,无电人口。

    记者:为了完成既定目标,我们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具体的困难?我们是如何克服的?

    王抒祥:四川独特的环境的确给我们带来了超乎常人想象的难度,但是四川电网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凉山,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中约有1.2万余工人长期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高海拔、自然灾害频发、海拔落差极大的大山深处现场工作,可谓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短、条件异常艰苦。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前夕,我们的60余名电力工人为确保凉山州木里县李子坪乡黄泥巴村的29户无电户能过上第一个有电的春节,忘我工作2个月,最终在除夕当天顺利通电.

    可以说,四川省网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不小努力。

    在今天的甘孜地区,以前没有电网,现在我们一个县一个县的架设电网,并把所有的县全部连接起来,所有的农村都连接起来,通过最大限度电网延伸保障地区通电。

    就像甘孜一样,四川的无电地区将在2014年彻底消除,四川电网届时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