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良心包工头”抵押4套房发120万

06.08.2014  10:07



项目建设地



王银平与工友

        到昨天为止,荣县某工业园区一工程的94名工人仍未拿到工资,而他们的所负责的钢构建设项目早在今年3月底便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为了给工人发工资,项目包工头王银平将自家老丈人的4套房产及自己的私家车辆抵押借款为工人发工资,并卖掉结婚时送给妻子的黄金项链,为受伤工人治病。

        王银平称,目前已经发出120余万元的人工工资,剩余的318.2万元还正在想办法。昨日,记者从荣县政府部门获悉,荣县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协调。

        欠款

        工程3月竣工 600万工程款未收到

        王银平是自贡市荣县旭阳镇人,1997年前,与村里数十名工友一同前往外地打工,从最低层的小工做起。“至去年年初,打拼10多年之后有了100多万元的积蓄。

        去年6月,王银平回到老家荣县在郝家坝油茶加工项目下的发包单位(自贡宏益建安有限公司,下称发包方)签订了钢结构厂房及相关附属设施的施工建设协议,负责修建该县郝家坝的该工厂的钢架项目,总包干价为1380万元。

        “工程进展挺顺利,今年3月底竣工,随后也验收过关,可是发不起工人工资了。”王银平称,工程完工了至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可是发包方却未能按照合同的期限及时兑现工程款。“从开工至今,在发包方负责人曾某处先后收到共计800万元工程款。”王银平告诉记者,这其中200万元,还是在上月末才到账。

        而按照协议规定,今年5月前,他就应该收到发包方支付的工程款总计约1380万元,“验收过关后,除剩余3%作为质量维修抵押金,其余都该在5月前结清,至今还差约600万元。

        纠结

        多次讨要欠款 曾一度想逃避解决

        对于很多承包单位来讲,100多万元的本钱并不多,1380万元的项目也不算很大的项目,而对于王银平却不一样。“靠打工起家,打拼16年的积蓄,不想就这样打了水漂。”可他从未想到,正是他第一次的承包项目,会让他栽了跟头。

        “94个员工就是94个家庭,现在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讨要工程款。”王银平说,自工程竣工至今,王银平都在与发包单位、开发商之间来回跑路讨要工程款。王银平所在项目负责人肖某也多次做出承诺,但一直没有兑现,“竣工至今,肖某至少有30次以上的承诺称按时支付工程款。

        一泥浆工人告诉记者,工地上打工的工人多数家庭条件并不如意,去年6月进入进王银平的项目后,除了个别工人因家庭救急拿了一些工资(打借资)外,多数工人年后至今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家里都有妻儿老小,光吃老本很难维持长久。

        王银平坦言,自己多次跑路仍然没拿到工程款,一度曾想过跳楼解决。但纠结再三,王银平并没有携带家产跑路,而是选择了坦然面对,解决工人的问题。

        “94名工人都是朋友,其中近30名工人是多年一起打拼的兄弟。”打工起底的王银平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去年敢用100多万元本钱承包1000万元的项目,其中不可缺的力量来源于这一群工人们的信任。

        解决

        抵押4套房产 借款120万元发工资

        据了解,王银平所承包的该部分工程体量并不大,在1380万元的包干价里,约有400多万元是人工工资,800多万元为钢架结构的材料款项。

        “钢架结构材料不同于其他材料,款到之后供货商才发货。”王银平称,没有材料只能停工,完不成工期。因此,在竣工之前,由发包单位支付的部分款项,加上个人的私产,以及亲友的借款,几乎全部用在了购买材料上,还远远不够。这也造成了开工至今,工人的工资一拖再拖。

        “94个工人,近10个月的工期,人均4万多元。”王银平表示,总共人工工资共计400多万元,目前靠抵押和变卖各种家产,已经付清120万元的工资,还欠318.2万元。“我实在没能力支付了,只能等发包方结清尾款后才能兑现。

        王银平所言非虚。记者从王银平承包项目的多名工人处了解到,为了支付材料款和工资,他将老丈人与老婆(安置换房)的4套房产,以及他本人私有的起亚牌车辆抵押于他人,总共凑到120余万元借款,在工期结束前支付了少数材料款和部分工人工资。“现在再拿不到工程款,完全可用‘倾家荡产’来形容了。”该工人说。

        最新进展

        当地部门昨日开专题会议协调

        据了解,该工厂与发包单位肖某签订协议的整个项目共计6000余万元。据工友称,整个项目的负责人肖某目前有近2000万元没有支付给发包、承包单位。而在3月底工程竣工之后,王银平及他的94名工友便开始了讨薪工作。

        “竣工之后,在5月份向县劳动监察大队反映了项目拖欠民工工资达300万元以上的事情,并提交了相关发放工资的资料。”王银平所承包的钢架项目管理者告诉记者,此后政府相关部门有协调,但是没有结果。

        昨日上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荣县劳动监察大队了解情况,但该部门并没有接受记者采访。记者获悉,当日下午6点,该县相关部门再次针对王银平及94名工友讨薪一事组织专题会议,目前正在进一步协调中。

        工友说法包工头很耿直 曾卖结婚项链给工人看病

        拖欠近百名工人300多万元工资,王银平除了每日找开发商和相关部门讨要工程款外,还需要面对工人们带来的压力。而解决这一切,完全源于工人对他的信任。

        工人杨双军告诉记者,自己跟随王银平做工多年,他向来很讲诚信。“即使情况再困难,他也会四处想办法兑现工资。”杨双军告诉记者,欠他的3.7万元工资,即便现在的情况不太好,但他仍相信自己能拿到工资。

        工人们对于王银平的信任,并非仅从他抵押房产、车辆借钱发工资可以看出。今年4月,工人谢二娃(小名)需要做一个腰椎手术,但没拿到工资的谢二娃没钱上医院。王银平把牙关一咬,当天就变卖结婚时送给妻子的黄金项链,换了近两万元付给了他。“当时,他已经向亲朋好友借了100多万了!”杨双军说。

        卖掉结婚定情项链,对于今年3月才举行了结婚仪式的王银平夫妇来讲,虽然不愿意,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盼着相关部门帮忙协调解决,让工友早日拿到工资。

        对话王银平即便一无所有,也要尽力补偿工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在很多工头面临承包打水漂时,都选择逃避,你为什么选择用家产抵债?

        王银平:我的工友都是早年与我一起打工的患难兄弟,他们理解我,我也理解他们,因此我不能置他们不顾,即使我一无所有了,也要尽最大努力补偿工人或帮他们要回应该得的工钱。

        记者:你把房产、车辆和金银首饰等抵押了,家人怎么看待?

        王银平:家人,特别是老婆对我很理解,所抵押的4套房屋是娘家早年得到的安置还房,所以4套才100余万元。家人都很信任我能把工程款要回来,我老婆也支持我现在的做法。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陈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