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传承历史,抢抓机遇,谱写经济管理学院发展新篇章

16.12.2014  12:53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国向强国进程转变的关键历史时期,国家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发展任务,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五大强校战略”、“八大工程”的行动纲领。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经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全院师生,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秉承优良历史,凝练办学特色,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教育水平,推进学院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协调发展。

 

优化学科专业  为学院转 型升级奠基

学科是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本构建单元,立足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学院系统规划本-硕-博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瞄准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10年成功申报“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授权点2014年成功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09年,新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授权点;2010年,新增“资产评估”、“会计学”、“工程管理”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加强优势学科建设,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专业获评四川省特色专业。

学院目前形成涵盖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专业(含2个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本科专业为一体的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成为学院办学主体。

 

内培外引  加强高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推动学院永恒发展的动力,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关乎学院事业优劣、成败的关键。经管学院从人才强校战略的高度、长度、宽度、深度等多维度深刻理解人才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实现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学院制定了差异化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2011年,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经济管理学院率先在全校实施海外人才特区计划,突破现有人事、科研、教育政策束缚,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扶持,实行人事代理年薪制和弹性绩效考核机制,积极探索在双轨制下,激发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热情。学院积极扩展人才引进途径,2013年以来,学院每年在美国费城现场招聘海外优秀毕业生。

随着学院教学、科研、学科水平的提升,专业国际化认证工作的开展,以及面临优质生源激烈竞争环境,学院需要懂管理、懂市场、懂服务、高效率的专业化管理队伍,而学院体制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不能有效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在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上,学院招聘具有市场开拓能力、高英文水平人员,探索事业编制与合同聘用制员工优势互补的建设机制。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工作,2009年,以贾建民教授为带头人的研究团队成功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行为决策的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这是西部唯一获批的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也是当时学校获得的第三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行为决策的理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实地考察汇报会

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学院科研和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通过多年建设,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双聘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指委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四川省百人计划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学院另聘有国内外兼职教授60余人。学院95名专职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78.9%。

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高水平学科、高水平科研平台、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水平师资队伍是复杂有机的系统工程,核心是高水平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建院以来,学院一直秉承重视人才第一的理念,秉持“格物致知、合和共进”的文化精髓,克服西部区域地理位置劣势,高度关注高层次人才更高更复杂的多层次需要,把他们的成就意识、主体意识、价值意识放到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构筑高层次发展平台,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学术民主、科研自由的良好文化氛围,以情动人,以心留人。学院目前现今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结构,以及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到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发展,从学术型学位向专业型学位的类型不断丰富充分说明了这点。

然而,学院也清醒地看到,实现学校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在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队伍上,形势严峻、挑战巨大,在制定最具吸引力政策支持和优先发展平台建设,在深化科研、教育、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全院师生还需要努力。

 

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和国家科研项目建设“两手抓

科研是强校之本,学院重点抓好科研实验平台建设和国家科研项目建设工作,显著成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已引发技术范式的革新,带来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进经济的大转型,颠覆传统教育的发展模式,数字化已成为重要发展机遇,已成为强校战略。学院以学校数字化战略为契机,开展大数据科学研究,提升大数据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与大数据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数据资源共享、大数据技术科研和平台建设,目前,学院已与成都市公交集团、四川电信、IBM等企事业单位签署战略联盟,基于这些单位提供的大数据资源,展开理论与应用服务研究。贾建民教授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大数据环境下的顾客洞察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课题是学院与清华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项之一,对推动学校管理学科繁荣与发展、实现学校数字化战略将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基于服务科学与创新、行为认知、大数据等经管学科特色和最新发展趋势,学院建立了“西蒙泽尔滕行为决策研究实验室”、“电生理实验室”、“人因认知工程实验室”、“城市交通行为实验室”、“智能交通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SAP-ERP联合实验室”、“网络行为实验室”、“智慧营销实验室”。

   

智慧营销实验室揭牌仪式                                                                  人因认知工程实验室电生理实验

2011年,“服务科学与创新实验室”被四川省科技厅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09年,“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部级重点实验中心,为学院科研、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

学院重视国家科研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项,在学校文科中名列前茅。高增安教授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下贸易洗钱与反洗钱研究”(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首次呈送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首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肖作平教授的专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该奖项。

学院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取得历史性突破:2011年,以贾建民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与中国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组成的团队联合申报的“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运作管理研究”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也是管理学部第二个重大项目;2014年,以贾建民教授为带头人的团队,与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所组成的团队联合申报的“大数据环境下的商务管理”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探索经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生命线,学院先后组织开展导师论坛、研究生论坛等各种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充分认识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经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涵盖本-硕-博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训体系,充分满足社会对各层次管理人才的需求。

基于学校办学特色,学院建立了工程背景与经管特色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文底蕴,对工科学生尤为重要;训练理工思维,对经管学生尤为重要。学院注重培养经管本科生工程化素养,增设理工科限选课程,注重数理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重点是服务大数据与智慧交通),建立有别于财经院校的差异化课程体系。大数据金融专业茅以升班明年正式招生,将进一步丰富学院本科专业内涵。结合“五有交大人”人才培养目标愿景,学院通过差异化(经管特色+工程背景)与工程化实验平台,培养学生专业才能与职业素养;通过方法论、学科前沿知识学习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研究方法学习打下科学研究基础;通过论文写作知识学习帮助成果提炼;通过学科前沿知识学习了解最新研究动态;通过跨学科知识学习突破既有模式束缚;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合作精神。

学院还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建立高层次特色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习型的职业经理人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为宗旨,注重提供精湛的理论指导、精彩的案例分析、丰富的实践活动。学院先后在中铁二局、中铁八局、东方电气集团、新希望集团、大连实德集团、成都置信集团等大型企业建立MBA教育实习基地;通过针对性开展外语强化训练和野外生存拓展训练,举办互联网金融、创业与职场、财税、网络营销等系列论坛与讲座;每年举办5-6次MBA及校友沙龙,举办3-4次走进校友企业活动,注重职业经理人素质培养,进一步加强MBA学员与校友、企业、政府及兄弟院校的交流。

     

  MBA“魅力东方、艺术之谷”主题活动                            举办“互联网金融•西部论坛”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塑造东方现代儒商,成就商界杰出领袖”为已任,追求“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东方智慧,塑造领导能力,构筑精英人脉”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注重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中国管理实践融合;通过举办EMBA系列管理高峰论坛,邀请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长江学者李稻葵教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企业家,深入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国企业家战略思维、世界经济金融新格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开阔学员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管理前沿理论,了解市场经济与企业竞争基本规律,洞察国际经济态势,提升驾驭全局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郎咸平教授作学术报告                                                            李稻葵教授作学术报告

为主动适应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学院建立了特色培训体系。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以“助力企业高效发展,培养行业优秀精英”为宗旨,为企业量身定制各类业务培训菜单,培训课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先后开办总裁(CEO)韬略、东方智慧领导力、房地产总裁等多期培训班;为东方电气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国北车集团、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资阳机车厂、川庆钻探、青藏铁路公司、攀枝花煤业集团、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铁八局、武汉大桥局、绵阳富林集团、水电五局、神钢建设机械、成都地铁、广西建工集团、四川烟草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中高层管理骨干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地域从四川辐射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深圳、青岛等地。

       

中国北国集团人事部门骨干培训                                                      中铁八局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学院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建设,建立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在学校学位质量标准基础上,学院还制定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前论文检测的暂行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外审修改暂行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资格的规定”、“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的规定”等管理制度,进一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院还营造“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的全员育人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团建中心、学生会、经英传媒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班级联合会、党员先锋小组、研究生会等七大团学组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培育学生伦理素养、精神价值、文化能力、道德信念、社会责任。如多年坚持举办爱音乐、金牌应聘者等品牌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多年举办校园爱心雨伞、造血干细胞宣传等公益活动,坚定道德信念,倡导精神价值,培育伦理素养。学院分团委7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研究生会连续7年被评为十佳研会,连续8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会”、“校优秀研究生会”,荣获全国高校“百佳社团”、“四川省优秀社会实践队”、“成都市优秀社会实践队”、“成都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荣誉称号。

学院还举办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创业设计大赛,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GMC(国际管理挑战赛)、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近20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全国特等奖、一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国际管理挑战赛二、三等奖,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特等、一等奖,中国东盟创新大赛管理模拟大赛银奖等诸多奖项。

学院组织开展“学科经验交流会”系列活动、“学风督导”、“名家讲座”、博瓴论坛,为同学提供学术研究和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班级凝聚力为抓手,通过“优秀班集体评选”,对班风学风建设卓有成效的班集体实施奖励和表彰;发挥优秀学生模范引领作用,让追求卓越为目标,让优秀成为习惯成为学生的强大内驱动力,积极探索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特等奖                                                金牌应聘者模拟招聘大赛

 

拓展国际学术视野  加强国际学 术交流

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合作研究方面,学院先后与瑞典Karlstad大学、南加州大学、犹他大学、乔治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新竹交大等诸多欧美、香港、台湾地区高校的专家开展合作研究。

     

米其林集团及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来校访问                                                                      犹他大学来校访问

在培养人才方面,学院与美国Utah大学开展了1+1硕士培养和教师合作项目;与瑞典Karlstad大学达成合作研究和学生互换培养协议;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初步达成“3+1+1”联合培养合作意向;与德国波恩大学联合举办多期“实验经济学中德暑期研讨班”;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开展学生交换、科研交流及国际教育合作;与法国南锡商学院达成研究生交换协议。

在学科国际认证方面,学院成立了学科国际认证领导小组、工作小组、顾问小组,全面启动AMBA(英国针对商学院MBA项目的国际认证体系)、AASCB(美国管理商学院联合会)国际认证工作。

近年来,学院先后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茵·泽尔腾教授、詹姆斯·莫里斯教授、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每年邀请30余名海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或系列学术讲座。

     

泽尔腾教授作学术报告                                  莫里斯教授作学术报告                        费尔普斯作学术报告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学院发挥经管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学校在埃塞俄比亚建立铁道学院的规划工作。

 

优化体制机制  探索学院内部治理体

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人才的鼓励、保护是最直接、最见成效的,是人才强校战略深化的基础。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与研究,优化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学院内部治理体系。

学院制定“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绩效考核评定办法”、“科研成果的级别及奖励办法”等相关制度,通过科研奖励、工作量核定、绩效考核等系列措施,全方位考评教师绩效,形成重视高水平科研、重视教学效果、重视贡献和服务的良好氛围。

为增强行政人员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为教学、科研、教师、学生服好务,积极参与学院管理工作,在述职、考评、“神秘顾客”考核的基础上,学院建立了行政管理岗位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服务技能、态度、工作量等进行考核,并与年终绩效挂钩。

结合新教师的特点,学院制定了“新教师科研激励与考核条例”、“新教师职称晋升指导性意见”,以五年为考核周期,分前2年和后3年两次进行,降低新教师的教学压力,在资助参加学术会议、申报校级项目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同时也提高新教师在项目申报、文章发表等科研绩效考评要求和职称晋升条件。

学院对二级机构负责人实行聘期制,建立二级机构领导班子绩效考评机制,二级机构负责人每年年底向全院教职工汇报负责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业绩,述职及测评结果直接影响年终绩效。

在分类考评的基础上,学院从职称晋升、薪酬激励、科研奖励、教学奖励等方面完善对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制度保障。

加强制度梳理、总结、研究,积极探索内部治理体系,学院形成多元化治理模式,促进管理民主、科学、规范,为科研、教学、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内部环境支撑。学院积极开展人事、科研、教学、学生管理、监督管理改革,进一步理顺行政与学术、教师与学生、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明晰责权利,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提升执行效率与效果。

服务师生  加强党建

坚强的组织保障是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学院党委时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有公信力、负责任、敢担当的领导团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潜心研究高等教育深层次规律,准确把握学院办学方向,抓住核心工作,找准着力点,党政工齐心协力,支撑保障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师生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建设,广泛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和呼声,充分发挥全院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良好工作机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建立健全党风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发展。

在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确立并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和“四大行动计划”的关键历史时期,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系统总结办学经验,围绕中心抓党建,团结师生,凝心聚力,传承历史,抢抓机遇,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