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用高 “二孩”生不生“单独”很苦恼 

20.08.2014  13:10

        “单独二孩”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考虑为家庭新增一位成员,让孩子能够获得互相扶持的手足。而在中国民间传统中,拥有一子一女凑成一个“”字,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也是个极其吉祥的征兆。但记者调查后发现,不少符合“二孩”条件的人表达二次生育意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由此带来的家庭、经济、职业问题。他们能否一笔一划写出这个“”字,还要经历一系列“拷问”。

        添丁账单项目多

        “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大家就没有别的话题了,全在问我们夫妻俩什么时候打算再生一个,都说赶紧要,晚了精力就跟不上了。”在一家公司做行政工作、已经是一个4岁女孩妈妈的小张抱怨,“我们也觉得一个孩子孤零零的,但是想想家里的收入,实在是没条件养。

        小张算了这样一笔账:生育本身要花钱,孩子出生后,光是奶粉消耗一个月也得一两千元,还要加上玩具、衣服的开销;入园后,学费又加了进来,上了小学,补习、兴趣班算上,可预见的支出就更多了。自己和丈夫每月收入总和只有六七千元,现在养女儿只是勉强够用,如果再添一个很有可能入不敷出。

        养孩子是笔账,带孩子的问题也将摆在案头上。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很可能使家中老人看不过来,这时,一位家政人员的帮助变得必不可少。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这将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我和身边几个同事都有再生一个的打算,但算算自己赚的钱,我们只能涨点工资再说了。”在一家基金公司工作的小孙家庭年收入虽然接近了二十万元,但在生育“二孩”这个问题上,她选择了等待与观望。

        大宝排斥哭闹频

        “我女儿一听我们想生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她是连哭带闹,这话我们家现在都没人敢提了。”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的小李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家乡工作,丈夫也是当地人,双方老人身体还健朗,经济条件也不错。在同事看来,她再生一个孩子的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但女儿的阻挠让计划迟迟排不上日程。

        “我儿子倒是没哭,但我刚说以后多个人陪你玩,人家就把玩具什么的都藏起来,说‘这个是我的,这个也是我的,谁也别想抢’。睡觉前还大字形地躺在小床上,念叨‘这床就我睡,谁来也不给分’。他这态度,以后兄弟或者兄妹两个关系能好么?”与小李同龄的同事小秦,提起儿子“非暴力不合作”的种种举动,一脸哭笑不得。

        记者采访多位父母有“二孩”计划的“大宝”后发现,对于弟弟或妹妹的来临,担心自己“失宠”的焦虑感压过了新鲜劲儿,有的孩子担忧“爸妈是不是以后就疼他不疼我了”,有的质问“以后我有什么东西是不是都要给他一半”,对于家庭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孩子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排斥。

        职场妈妈进步难

        “前几天刚和同事们聊天提到生二胎,领导就把我叫过去谈话,说是现在部门要提拔个主管,我条件很有优势,千万别在这个时候‘添家庭的拖累’。你说,我已经36岁了,错过这次升迁,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但如果竞聘上,起码五年内完全没有休息生育的条件了。”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了14年,终于获得“上行”机会的小邵担心,自己在“二孩”和“主管宝座”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此类推,现在的“二孩”政策适用人群中有一部分在34岁上下。这个年龄段的员工在单位算是中坚力量,获得提拔的机会也比较多。想要生育二孩的职场妈妈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将面临和小邵类似的艰难抉择。

        这一群体因为工作经验的积累,也同样是“跳槽大军”的主力。一位招聘网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他们对行业的观察,以前“已婚有孩”的女性求职者极有优势,颇受企业欢迎。但现在,这种长板不复存在,她们在介绍完履历后,都将面临下一轮质疑——“有没有想要再添一个?

        专家说法

        应避免出现职场“二重天花板

        在英才网联近期所做的一项调查中,44%的职场人表示“想生育二胎”,但生育意愿并不一定直接转化为生育行动,从“想要二胎你会考虑哪些因素”的调查结果看,63%的人选择了经济因素、39%的人选择了家庭因素,还有62%的人担心“另一方要放弃工作”。当政策不再阻碍时,现实问题就凸显起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副研究员谭日辉告诉记者,“物质可精简,精神不能省”,打算生二胎的家庭,第一个孩子的心理状态应该得到重视。众星捧月式的宠溺让很多孩子习惯了“全家人围着转”,对于即将降生的弟弟或妹妹,排斥、阻挠是正常现象,家长一定要逐渐培养“大宝”的包容心、兄弟姐妹友爱,树立他们的责任感,这样才有利于两个孩子的身心健康。

        对于“二孩”政策给在职女性带来的“二重天花板”,谭日辉也表示,劳动者享有合法的生育权,政策推行后,“单独二孩”的生育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避免这种新型“职场隐形歧视”的出现。本报记者 崔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