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折耳根有毒 专家:确有微毒 一次食50克以下对人体安全

17.05.2014  08:38

  ■四川在线记者赵雨欣实习生朱丹

  鱼腥草,就是四川人常说的折耳根,是四川人夏天最爱的凉菜之一。但由于其有浓浓的鱼腥味,同时兼具药食两用的特点,一直是大众热议的焦点。近日,网传“折耳根是有毒的”,这让不少网友表示困惑和担忧。

  那么,折耳根到底有没有毒?哪类人群不宜食用?昨日,天府早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求证。

   有此一说

  折耳根,舌尖上的有毒美味

  在近期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中,很多四川人惊喜地发现,常吃的折耳根也在片子中露了个脸。但由于其有浓浓的鱼腥味,同时兼具药食两用的特点,成为话题的中心。

  网友“@远离中医药”发表了一篇长微博《舌尖上的有毒美味——鱼腥草》。文中提到,折耳根中含有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其代谢物可致肾损伤和致癌。在讨论中,有网友表示,鱼腥草那股味道本来就受不了,现在更不会吃。也有网友说,“犯不上为了一些网络的流言飞语浇灭自己对折耳根的热情,对折耳根的爱根本就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记者调查

  “挺折派”:无法停止对它的爱

  作为常吃折耳根的成都市民,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态度各一。“挺折派”肖女士对折耳根赞不绝口,“以前会经常到野外去挖新鲜的折耳根,”同时,她有自己的食用方法,“豆腐脑里面放一点,或者直接凉拌,还可以用折耳根炖鱼吃,清热解毒,味道很不一样”。对于网传的折耳根有毒的问题,肖女士有些不以为然,“现在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了,不管它有没有毒,都改变不了我对它的溺爱。

  不过,“倒折派”对折耳根显得不“感冒”,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受不了折耳根难闻的腥味,所以从来不吃,现在听说有毒,更是不会沾边了”。

  在“中立派”中,很多市民显得比较理性,一位小伙表示,这条微博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中西医学方法、观念、价值的冲突,在他看来,以化学成份讨论中医认为的养生价值并不全面,更不能当做选择吃或者不吃的理由。

   餐馆:折耳根是夏季凉菜佳品

  昨日,记者走访了王府井背后的部分餐馆。

  某餐馆张老板表示,折耳根在店里主要是作为凉菜出售,同时也会与其他食材一起炒制,“折耳根清脆爽口,特别适合作为佐餐小菜,是夏天必备凉菜佳品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折耳根大多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这就意味着,一年四季我们都可以吃上新鲜的折耳根。一凉菜餐馆老板丁女士表示,春节前后是折耳根上市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的折耳根口感鲜嫩,非常适合凉拌或者炒制食用。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相对于中年人,年轻市民选择理性地表达对折耳根的热爱。

  在成都某高校就读的袁同学表示,对这种“一棍子打死”的微博不用盲目评论,因为抛开剂量去谈毒性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折耳根的确对人有一定的好处的嘛,况且那个味道很巴适,我们都很喜欢吃。

   ■专家说法

  凉性体质人群不宜多食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马界介绍,折耳根本身是无毒的,不管是作为药用还是食用,折耳根都有上千年历史了,“有毒和无毒是相对的,这是由人的体质决定的。”如果本身是凉性体质,而折耳根也属凉性,具有清肺、排淤等功效,“凉性体质的人过多食用折耳根,特别伤胃,要少吃。建议一周两次为最佳。

  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药师杨勇表示,严格来说,折耳根含有一种叫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是有毒的,“但它在折耳根里的含量特别小,是能够被人体代谢掉。”这就意味着,折耳根里虽然含有小剂量的马兜铃内酰胺毒素,但能够随人体代谢排出体外。同时,杨勇提醒,“可以食用折耳根,但要在剂量范围之内,(一次食用)50克以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