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十年成长的故事

08.05.2018  09:43

 

5月6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林浩、薛枭、张兴成、韩加育、卿静文、阳玉洁、梁强(从左至右)再聚首,讲述十年成长故事与感悟。他们戴上红领巾,面对镜头大声喊出:我们长大啦!

5月6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长大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十年成长记》读书分享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随着王佳明、阳玉洁、梁强等英雄少年的到场讲述,人们不仅回忆起他们的过往,他们的现状和未来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感恩之情忆往昔

10年前的少年,如今都已成年。北京奥运会随姚明入场的小林浩,现在已长成18岁的帅小伙;而当初读高中的王佳明、梁强等人,现在也已成家立业。岁月匆匆,回望过去,少了几分当时的惊心动魄,多了一些现在的云淡风轻,但有一种感情,却始终不变。

地震发生至今,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感恩,感激。这是我发自肺腑的感谢。”地震发生时的卿静文刚刚过了自己的17岁生日,在废墟中埋了3天的她被救出之后,右腿高位截肢,“当时警车开道把我送到医院,那一刻真正感受到大家的心都是在一起的。

地震中组织同学参与救援的王佳明后来保送就读清华大学。他在分享会上没有提当年的英勇行为,却对清华师生主动为地震灾区献血的故事铭记在心,“清华师生的献血量,是当时北京运往灾区献血量的1/6”,备受感动的王佳明从此坚持献血,迄今已有12次。

回想住院时,无数的好心人前来探望,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乐男孩”薛枭虽然在震后失去了右手,却并没有失去开朗和信心,更没有失去对感恩的铭记,“最初的梦想就是创业,创业的目的就是回报社会”,薛枭在书中用一句话写出了小英雄们共同的心声,“在过去的十年间,遇到的困难很多,但得到的帮助更多”。

回归平常,责任担当

当年的小英雄们,如今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褪去了耀眼的光环,回归平静的生活。

地震后奔跑10多公里回初中母校救援的梁强,如今站在观众面前,依旧英姿飒爽。他自豪地讲述起自己的经历:毕业第一年,离开大国企,与前辈一起组建创业团队;毕业第二年,创业失败,进入企业成为管理者;毕业第三年,出蜀北漂,不到一年,成为企业中层管理者,“我现在,已经是项目经理了!

即将大学毕业的阳玉洁自称是“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准媒体人”,想当主持人的她在台上表现出良好的气质,虽然在播音主持道路上并不顺畅,但学习采编之后,仍取得了很大的收获。阳玉洁目前正在给家乡白鹿镇做地震10周年和基层重建工作的专题片,“也刚好为自己这10年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王佳明大学毕业后保送研究生,却选择保留学籍一年,前往西藏支教一年。2013年回清华读研,研究生毕业之后,又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绵阳工作,“读大学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回到家乡,用自己的行动去回馈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他说。

年龄最小的林浩在回答关于英雄光环的问题时这样说道:“我们得辩证地看,你得感谢这份荣誉,因为有了这个光环,你才得到这样的关注,有这样的影响力;而有了影响力后,你才能带动更多人一起去做好事。

期待更好的十年

谈起未来,林浩认真地说:“这10年来,我的理想还是拍电影,我喜欢演戏。其实做演员,我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号召更多的人一起去做公益。

对10年来生活的馈赠,卿静文感触颇深:“躺床上不能动时就想,要是能站起来多好;后来慢慢康复站起来了,又想着能走路该多好;后来真的可以走路,又想着能和常人一样生活多好。……”美好的生活就在她不断地希冀和坚忍中走来。去年,她还干了一件疯狂的事——爬上了黄山之巅!憧憬未来10年,卿静文希望能将自己的平面设计工作室做大,她坚信“一切都会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到来”。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人生的英雄。”当年和同学从废墟中救出两个孩子的张兴成,早已看淡了“英雄少年”的荣誉,即将大学毕业的他这样规划未来:“先工作两三年,然后就回家乡创业,带领更多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2017年5月,王佳明与心爱的人结婚,宝宝也将诞生,新的人生篇章正徐徐展开。“经历了地震,受教于清华,我得到了太多帮助和关爱,没有理由不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王佳明说,“我会一如既往地把感恩化作学习、工作的动力,做一正直、有担当、勇于奉献、向上向善的好青年!” (实习记者 葛仁鑫)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