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可新增供水量约14亿立方米

02.08.2016  17:38


  过去十年,四川遭遇多次区域干旱——

  聚焦

  7月中旬,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迅速切换了防洪和抗旱两个主题。不过,两座新建的提水泵,负责连接场镇和赤水河的10.2公里输水管道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超过2800立方米,人们不用担心“水缸”出问题了。

  2013年川南大旱,二郎镇场镇供水还是从10多公里外的赤水河拉水。无论水质好坏,只要卡车开进镇子,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从“拉水吃”到“抽水吃”,秘诀全在于提水泵和输水管道上——亦即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投入使用。

  A

  引提调水、打井、修水库,三种手段补短板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指在遭遇干旱、常规水源无法保证供水时,可以临时承担水源补给、供给的水源地或工程设施。我省在2014-2016年间,启动48个严重及主要受旱县(市、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省农水局抗旱办主任杨海说,四川水资源季节和区域分布不均衡,“可以说十年九旱,旱涝交替。

  二郎镇缺水问题,近十年愈发凸显。2006年至今,常住居民由2000人增至6000余人,生活用水量激增两倍以上;场镇酿酒等工业用水不断攀升。原先负责给场镇供水的小型水库库容仅有22.7万立方米,早已经不堪重负。

  古蔺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考虑到修建水库的成本问题,唯有把目光放在距离场镇10余公里的赤水河,“配备提灌站、输水管道,平时待命,旱季启用。

  水库和引提调水工程之外,另一种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是打水井。

  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水库、水井和引提调水工程作为抗旱应急水源建设的主要手段,主要是针对全省旱区两大诱因: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在喀斯特地貌地区、人口集中地区,因为用水量大、地质条件差,一般都是修建引提调水工程;人口集中、地质条件稍好地区,主要靠修建水库;“而人口相对较少、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一般都是打井”。

  根据2014年出台的《四川省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三年内投资38.7亿元(含中央投资28亿元),建设引调提水工程238处、抗旱应急备用井1077口、抗旱应急水库28座。

  B

  财政买单农户投劳,终于吃上放心水

  工程建设的另一个难题是资金。

  我省项目区48个县中有24个是贫困县。因此,我省明确:考虑到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公益性和地方经济状况,中央及省级资金占大头。打井项目,中央及省级资金占总投资70%;引提调水项目,中央及省级资金占80%。

  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被列入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区,全镇上下都在打听:要不要出钱?出多少?最后得知:项目资金由中央、省、市分别配套,农户只需投工投劳。2014年冬季项目正式开工,只有8000人的平地镇累计投入劳动力近20万人次,最终建成提水泵站和8公里输水管道,使附近乡镇的中型水库跃进水库与平地水库实现渠道联通。

  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省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的两年间,累计投资14.3亿元,几乎全部由财政买单,“基本上没让老百姓出一分钱。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2014年度、2015年度共计完工47个项目县的165处引调提水工程、716口备用井,根据监测,已完工项目所在地的供水保证率由原来的70%以下,提升至95%以上。水源得到保障的同时,水质也全部达标。根据监测,全省已完工引调提水工程、备用井工程水质达标率100%,均达到Ⅲ类水质以上(饮用水源地标准)。

  C

  新增14亿立方米供水量,生产用水不发愁

  除了保障旱区的生活用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还有一个作用:保障生产用水,尤其是确保农业灌溉水。

  7月底,眼看葡萄就要成熟上市了,自贡市富顺县李桥镇车桥村村民李中梁脸上乐开了花,盘算着卖了葡萄把小洋楼装修一下,在秋季把儿子的婚事办了。

  他说,这一切都要感谢政府修通了村里与木桥沟水库的水渠。

  李中梁的葡萄园有10亩地,建成已有六年,前四年只能勉强保本。原因很简单,李桥镇位于丘陵,是水库覆盖盲区。每到葡萄挂果的关键时节,李中梁只能挑着水桶来回奔波,“能保多少是多少。

  2014年开始,李桥镇被纳入全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区。根据规划,这里要修建一条连接木桥沟水库的水渠,并挖9口深水井,全部投资1900万元,无需农户承担。

  2015年5月,工程正式完工。李桥镇2.5万亩农田变成木桥沟水库的灌区,李中梁趁势把水引到了葡萄园。当年,葡萄总产量从3500公斤增加到7000公斤,按照每公斤6元计算,年增收21000元。

  据统计,工程投入使用两年,李桥镇2.5万亩受益农田每亩每年增收超过200元。

  杨海介绍,根据规划,我省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新增供水量约14亿立方米,相当于140座中型水库的库容,可为132万亩农田

  624万人实施旱期供水。(记者 王成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