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老教员杨鸣皋昨晨去世 享年96岁

17.12.2013  19:20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李丹)今日凌晨5时,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离休老干部杨鸣皋去世,享年96岁。78年前,当时18岁的高中生杨鸣皋和一批川内有志之士,被王干青(十二桥烈士之一)介绍至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之后,杨鸣皋担任了几年抗大文化教员,解放后随同首批入城队伍回蓉,再后进入检察院工作将近50年。杨鸣皋先后获得人民功臣奖章、解放西南纪念章等几大奖章。

      18岁生下两子

      介绍至延安学习后当抗大教员

      今日中午,记者在省检察院宿舍楼下小区内见到正忙碌杨鸣皋后事的杨时中。今年78岁的杨时中介绍,自己是杨鸣皋的大儿子,全家有兄弟姐妹7个。“那时候父亲同学聚会,大家一起喝茶,他就抱我坐在他的左腿上。”回想对父亲的印象,杨时中表示有些模糊,父亲老家在成都温江,到延安去之前就已经结婚,生了自己和妹妹杨儒德,“当时爷爷要求,要读高中就必须要先结婚。

      于是,18岁的杨鸣皋先在温江老家结婚,之后来到成都第二十八中学读高中。“后来就被王干青介绍到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参加抗战工作。”杨鸣皋的二女儿杨儒德介绍,一起去的还有不少人,1937年7月出发,直到1938年1月才抵达延安。

      “最开始是学习,后来就在抗大当了文化教员。”杨儒德介绍,父亲那时在战区参加革命工作,主要负责与战区共产党高级将领一些文化课程的交流,“直到解放后,1949才回到成都。

      随首批入城队伍回蓉

      坚守检察院工作近50年

      杨儒德介绍,父亲1949年回成都时,是和首批入城部队一起,“那时候还站在军车上,用四川方言喊话。”回蓉后的杨鸣皋,先在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法院等地工作,后定下在检察院,“主要都从事办公室一些行政工作。

      虽然是做文职工作,杨鸣皋之后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律师资格证书,并开始从事法律顾问工作。1983年,杨鸣皋从检察院退休,退休后仍坚持工作,直到1999年才从工作岗位上完全退下来,开始整理工作资料和写回忆录。

      “父亲很慈祥,一生都很坚强、勇敢,即便是后来生病了。”杨鸣皋的三女儿杨丽娜坦言,父亲一生经历坎坷,受过很多磨难,但仍然坚持谨慎认真的态度面对每件事,这是最值得儿女们学习的。

      因为杨鸣皋抗战区及为检察事业所做贡献,他获得人民功臣奖章、解放西北纪念章、解放西南纪念章,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奖给为检察事业做出贡献的奖章等,这些都被他保存完好。

      “我们现在,主要就是把杨老的后事工作做好。”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老干处的蒋处长介绍,杨老作为离退休老干部,单位对此也相当重视,“把一些有关的政策落实好,配合好家属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