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监控视频曝光被告称是愚人节玩笑

28.11.2013  12:04

    核心提示

    案情解开

    毒从何来

    林森浩陈述,从事研究的他从实验室取得了这种毒物

    下毒过程

    他将试剂瓶中的至少30克投入后,又将注射器里2毫升多的毒液注入。还将一些滴在外面的毒物冲入饮水桶

    破案关键人物

    发出“注意N-二甲基亚硝胺”这条关键短信的,正是寝室第三人葛同学。他也是林森浩中山大学医学院的本科同学

    仍在激辩

    作案动机

    林所称的作案动机受到检方怀疑,称他曾上网搜索过毒物,知道2克就致人死亡的情况。事后看望黄洋时也没有说明情况

    昨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四川自贡籍复旦大学学生黄洋在学校中毒身亡案件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法庭开审。 庭审现场,公诉人还公布了一段监控视频。

    伴随被告人林森浩在庭上的不断陈述和公诉机关证据的一一展示,诸多悬念和疑点逐层剥开。

    2013年3月

    动机的形成

    两人存在小过节,且在考博上有落差

    庭审录:林两次提到黄洋“有点自以为是”,但对考博士的落差他只说自己是主动放弃

    黄洋说愚人节他要整人 林:“那我就整你一下

    检方在指控中提到,林因生活琐事与黄不和,遂怀恨在心。2012年底,林因个人原因没有考博,而黄则报考了博士。2013年,初试成绩下来后,黄名列前茅……

    检方认为,林因琐事不和,故意投毒伤害黄的身体,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大,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检方宣读起诉书近10分钟的时间内,林叉着腿,面无表情。此时审判长允许林坐下,并询问林对起诉书的意见。林“”了两声,说,“我没有异议。

    林森浩为什么要毒害自己的同学?对于这个大家一直存疑的问题,林说,从2011年8月起成为室友后,他和黄洋的关系一般,“不是特别铁。”“有时互相之间看不惯。觉得我没生活情调,我觉得他有点自以为是,但平时聊天也会讲到人生理想。”林说,两人的性格不是特别相近。

    在林森浩眼里,黄洋是个聪明勤奋好学优秀的人,为人上有些自以为是,但他与黄洋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

    而自己对黄洋实施投毒的动机,“这个事情是个巧合”。“当时愚人节快要到了,黄洋说要制订一个整人计划,还拍了拍我同学的肩膀。”林森浩说,他当时就想,“那我就整你一下。”林森浩称,自己曾经看报纸有用某有毒化合物致人死亡而没有被查获的案例,当时头脑里根本没有想过后果。

    据了解,林森浩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办案人员对于他所提到的作案动机表示难以认可。林森浩又说自己想到和黄洋的一些小过节,这才坚定了他投毒的决心。

    2013年3月31日

    投毒的过程

    上海警方在首次披露案情时就已透露,这一天是林投毒的日子

    真相: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林的投毒可说是“两次

    投完一瓶的量后 针管内毒物也注入

    对于毒物的来源问题,林当庭陈述,3月31日下午,他和同学吕鹏两人进入实验室,自己专门查看了进门左手柜子里的毒药还在不在。确认还在之后,由于自己没带包,不方便携带,他和吕鹏就暂时离开了实验室,去了另外一个实验室。后来,林借口到存放药品的实验室拿东西,就借走了吕鹏的钥匙,吕鹏此时有实验在手,忙不脱就给他找了个黄色塑料袋给他。

    林开门后,拿走了毒药和旁边摆放的含有毒液的注射器。不久他返回寝室。3月31日傍晚,林趁黄不在就将试剂瓶的毒药全部倒入了饮水机,他又将注射器内的毒药也倒入里面。饮水机封口处滴了几滴毒液,林用一整瓶矿泉水冲了下去。然后他将矿泉水瓶、注射器丢在了楼梯口的垃圾桶。由于黄塑料袋太显眼,他就丢到了第二教学楼附近的垃圾桶里。

    林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得很平静,只是喉结有些颤抖。

    检方指出,对照大鼠比例,黄洋65公斤的体重,注射不能超过3克,但按照他的说法,第一次(试剂瓶)也至少投入了30克,剂量已经是“特别巨大”。对此,林在庭审中少有地犹豫了一下说,“这是数学问题,不清楚。

    4月1日上午,黄起来从饮水机里面接了一杯水喝,但刚一喝下去就呕吐了。此时的林在床上假装睡觉。

    林的隐藏

    2013年4月2日

    黄洋当晚前往医院,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损伤,当晚入院

    真相:林森浩当天也给黄洋做了超声检查,事后说黄没问题,林说当时“自己多嘴了,因心虚,多说了肝脏也没问题。

    2013年4月2日

    黄洋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黄的好友曾将饮水机送至司法鉴定中心检测,却没有结果

    真相:但验毒属正推难、反推易,非常见毒物很难被查出。林森浩曾打算将投毒的水桶还回宿舍楼管员卖水登记处(后被找回)

    关键转折

    2013年4月9日

    匿名短信提醒黄洋的师兄:注意N-二甲基亚硝胺,周边有人常在用。查阅校内论文后,发现论文中描述症状与黄相似,而论文正是林所写。

    真相:发短信的人正是黄、林寝室第三人葛同学。

    葛同学提醒时

    林恰好走进寝室

    直到林、黄寝室里的第三位学生葛某来看望黄洋时,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他当天查看了黄的病历:肝衰竭。葛某根据医学知识,断定黄中毒。而林在研一时曾告诉他,林曾做过肝损伤的实验。葛某马上上网在万方数据库里查到了林的论文,得知N-二甲基亚硝胺可致肝衰竭。当晚10点,葛某赶紧给黄的师兄孙某拨打了电话,让他务必调查一下。此时,林回寝室,葛某简单寒暄了一下,就挂断电话将毒药的名称发给了孙。

    孙找到了相关鉴定单位,在寝室的水样、黄洋的尿液等中均查出了N-二甲基亚硝胺。4月11日,通过走访学生,并查看了林的电脑,得知在案发前后林曾多次搜索这一毒药相关内容。警方初步将嫌疑人锁定林并传讯,次日凌晨,林供述了作案的整个过程。

    他们说

    林森浩最后陈述

    “我罪行确实是特别深重,我对不起……我一定会接受法院给我的任何处罚。

    黄洋父亲:

    “我们不需要道歉,只要杀人偿命,血债血还。

    林森浩父亲:

    “林被判重了,要让他上诉。

    激辩“致命玩笑

    检方驳斥整人说

    “这是怎样的一种疯狂!

    检方认为,林在事发前后多次以毒物的关键词上网查询,知道摄入这种毒药将会导致黄死亡。但林曾辩解说,他只是想整一下黄,并声称可自行恢复。实际上,检方搜出了林写的4篇论文,他做的实验中有10个大鼠因肝衰竭死亡。

    在描述林将试剂瓶内毒物投入饮水机后,检察官特别强调道:“把瓶里的毒药全部倒进后,他将注射器里2毫升多的毒液放到了里面。”此时,检察官看了一眼林,“这是怎样的一种疯狂啊!

    检察官还指出,林曾查询了毒物的毒性,并在网上查到了两例致死病例,而且只要2克就已致死。

    检察官认为真正的作案动机,是林因生活琐事怀恨在心,在其考取博士后将其杀死。检方称,林试图攻读黄所在科室导师的博士生,被婉拒后曾想跨专业考博,但因家庭条件等原因最终放弃,并到一家外地医院工作。两相对比,黄在就业求职后不顺转而考博,并在初试中名列前茅。而此时的林,却因毕业论文被实习单位的导师当众批评。检察官指出,这些达到了犯罪的动机和心理。

    检方认为,林犯罪手段卑劣,社会影响大,不适用从轻处罚的原则,也不构成自首,“严厉惩处。

    辩护律师反驳

    林有好工作不应嫉妒

    林的辩护律师虽对检方的定性没有意见,但对是否直接故意有意见。辩护律师认为,双方没有明显的矛盾,林并不是积极追求并希望黄死亡。他们称,检方列举两人的生活状况,并不能说明林有嫉妒心理,反而认为两人都有光明的前途,此时林已经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辩护律师指出,林多次获得奖学金,并不会决意致黄死亡。此时,林在埋头搓手指。对于量刑,辩护律师称,林在刑讯室详细叙述了犯罪的大部分过程,是坦白,应当从轻处罚。记者 王英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