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中央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966亿元
7月24日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在北京共同发布了《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年)》。随着千年发展目标即将于2015年底到期,这份报告是关于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情况的最终报告。
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政府始终将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将扶贫开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将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的执行力。自 2000年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大幅度提高国家扶贫标准。2013 年以来,中国明确提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2014 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精准扶贫”、“区域开发”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减贫战略。2000-2014 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 2966 亿元,年均增长 11.6%。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与政策体系,积极开展行业扶贫工作。 中国政府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设立了由多部门广泛参与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实施扶贫工作。根据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确定并调整国家扶持重点区域;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综合治理原则,发挥相关政府部门优势。主要扶贫措施包括:推广农业技术、改善交通条件、加强水利建设、解决用电问题、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开展科技扶贫、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以及“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搬迁等。2000-2014 年期间,“以工代赈”(即政府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扶持对象参加建设并获取劳务报酬)政策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840 亿元,为参与工程建设的贫困群众发放劳务报酬 100 多亿元;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在自愿的前提下,累计搬迁贫困人口588 万人,投入中央补助投资 308 亿元。同时,国家把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优先安排。
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包容性,努力使经济增长惠及更多贫困人口。 通过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机制、建立干部驻村机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扶贫等,确保扶贫机制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扶贫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稳步提升。2014 年,中国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基本实现了对贫困村的全覆盖。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格局。 2014 年起,中国政府把每年 10 月 17 日设立为中国的“扶贫日”,为包括民营企业、民间机构、公益组织、个人等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搭建制度平台。目前,全国共有近 17 万个帮扶单位,定点帮扶了 17.4 万个村;同时,东部 18 个较发达省、市与西部10个省区市建立了扶贫协作机制。 此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也在中国实施了扶贫项目,加快了中国扶贫开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