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求突破谋科学发展

12.11.2013  10:35

——对话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落实”——三句话,词汇不同内涵不同,却同时指向一个重心:项目。

在南充,赋予项目这么多的使命、高度和内涵,以至于很多到过这里的人,都记得这几句话。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程?10月18日,本报记者对话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听他解读其中的深意。

□本报记者 林卫 梁现瑞 王青山 张立东

次级突破抓项目是落脚点是抓手

记者:您一直坚持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刘宏建:过去5年多来,南充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多,公共财政收入增长了两倍多,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由全省中下游水平上升到中上水平,但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加快发展始终是南充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在全省实施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南充又被赋予率先突破的重任。

无论是加快发展的自身需要,还是实现次级突破的全省战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抽象的概念。落脚点和抓手在哪里?就在于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项目带动的思路,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原则,认真谋划、培育和实施了一大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民生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

我们认为,实现次级突破,必须靠项目强支撑。次级突破,关键在项目的突破。一个重大产业项目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命运,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格局。

记者:那么,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刘宏建: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全市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高等级航道等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0条,辐射川东北、连接省内外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在产业方面,燕京啤酒、潮州三环、中盐银港、上海绿地、江苏通光、广东宜华等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户,南充发展动能加速积聚、发展基础更加牢固。而且,我们已经确定,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力争形成1个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4个左右超过200亿元的工业园区,成为引领南充建成全面小康、实现次级突破的重要引擎。

记者: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令人振奋。但是,项目发展似乎总有些制约。

刘宏建:是的,一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紧缺,是长期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关键在于如何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向上找、银行贷、社会引等多元化投入方式,深入研究金融产品,采取BT、BOT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做好项目包装,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多渠道筹措产业项目建设资金。二要解决好“地从哪里出”,我们既“向外”用力、全力争取用地指标,更“向内”用功,加大清理闲置用地和盘活存量土地力度,推进了集约节约用地。行政审批既要“瘦身”更要“健身

记者 :我们手上还有一组数据。今年以来,南充市取消和调整100项行政审批事项。当前,全市行政审批事项仅剩90项,已经成为全省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市。与此对应, 今年上半年,南充市民营企业数量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如何解读这个最多和最少?

刘宏建: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现象反映本质:科学放松政府管制有利于经济发展。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们围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川东北投资首选地”的目标,率先在全省清理审查了市级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3月,为切实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我们又率先启动了行政审批系统向乡镇延伸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41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全部系统安装任务,实现市、县、乡行政审批系统三级联网,行政效能大大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记者: 行政审批少了,是不是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就解决了?

刘宏建:打造服务型政府,当然不是一减了之。行政审批要“瘦身”,更要“健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一手抓配套措施的建立和完善,提升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对于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梗阻、吃拿卡要等影响投资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坚持一查到底,实行严格的效能问责。查处了一大批影响投资软环境的典型案件,让南充的政务环境大大改善。

记者: 看来更多企业家应该到南充来实地感受一下。

刘宏建:我不敢保证到南充来投资不会遇到问题,但可以保证,如果遇到问题,我们的政府部门会在第一时间上门解决。化解“三最” 老百姓要分享发展实惠

记者: 你经常说,推进民生改善,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从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

刘宏建:政府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决定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老百姓最急、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只有老百姓关心的这些事情解决了,社会自然就安定和谐,政府的工作目标才能算实现,否则就是缘木求鱼,不得要领。

记者:问题是, 政府急的盼的,有时候不一定和老百姓完全合拍,遇到两者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

刘宏建:肯定要按照老百姓优先的原则来办。如果不这样,社会不稳定,政府想办的事情也办不成,最后是两败俱伤。

记者:听 说南充有很多“看不见”的投入,没有政绩的投入,主要指哪些?

刘宏建:比如,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改造旧城区的地下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另外,和很多城市不一样,南充是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同步推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当前的发展,也为今后的发展蓄积了能量,实现了抓当前与利长远的统一,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点上说,这样做的成绩并不是看不见的,只是当前看不到而已。

记者: 看来南充老百姓分享了发展的实惠。

刘宏建:按照“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布局相协调”的要求,我们把“宜居”放在首位。在城市,推进城市公园、广场、停车场、车站等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居民集聚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布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和信息网络等公用服务,让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在农村,我们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五大工程”,着力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移民后扶、对口帮扶,每年要减少13万农村扶贫对象,确保2019年前分期分批完成贫困县“摘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