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抓实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小凉山扶贫开发

30.04.2014  09:36

4月27日、28日,乐山市委书记唐坚深入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象鼻村、永胜乡顺河村,实地查看并召开座谈会,调研彝家新寨建设推进情况。前往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现场,实地了解学校建设情况,专题研究学校建设工作。唐坚强调,要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新风气”的目标,因地制宜建设好彝家新寨。要抓好峨边职业技术学校这一平台,解决好资金、专业设置和生源等问题,抓好峨边、金口河中职学生和彝区群众的技能培训,增强彝区群众靠技能增收的本领。

 

唐坚(前排左二)在金口河区永胜乡顺河村调研

 

        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建安,市政协主席李留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富国,副市长阿刘时布和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调研。

        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来到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象鼻村,唐坚一行走进村寨,详细了解该村彝家新寨“建设、产业、新风”等规划情况。顺着古时的茶马古道,唐坚与村干部一起,沿路查看村落布局、地形地貌,边走、边交流,共同研究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把新寨建成独具特色的“溪谷象鼻”。为了更好地了解村寨布局,唐坚不顾高架水渠天桥的年久地滑,攀上离地20多米高的天桥中间,查看沿溪流的村寨全貌。

        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让在场的村干部和群众十分感动。“太感谢书记了!为了我们村的彝家新寨建设,您一个月内两次到我们村,还不顾危险实地查看,帮助我们规划新寨。我们一定和乡亲们努力干,把‘溪谷象鼻’建设好。如果干不好,实在对不起您对我们的关心!

        深入交流,听取大家的建议意见后,唐坚指出,“溪谷象鼻”,在新寨布局和风貌建设上,要以溪谷为主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好“水头、木头、石头”,建设成溪谷两岸处处是景的彝家新寨。要切实抓好产业规划,探索龙头企业帮扶带动等机制,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培育可持续、增收快的产业基地,提升村民的经营性收入。要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开展五星家庭评选等载体,促进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时隔近一年,唐坚再一次来到金口河区永胜乡顺河村,“水墨顺河”新寨雏形已成。沿着修整一新的公路,唐坚一行边走边看,边与当地干部交流,哪些地方还要完善,哪些地方需要提升。“制定了村规民约没?”“村卫生室有吗?有医生吗?”“村级幼儿园建在哪?”唐坚关注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听取情况介绍后,唐坚指出,“水墨顺河”雏形已成,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同时,注重抓好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让村民不仅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溪边的大石上,村民们自发地在上面刻上了“新房旧房不一样,感恩不忘共产党!”的字样,对新寨建设给村子带来的变化,表达着由衷的感激和感恩。

        第五次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现场,看到学校一期主体工程竣工,正抓紧后期工作,准备秋季开始招生,唐坚很欣慰。走进施工现场,一一详细查看后,唐坚强调,峨边职业技术学校,承载着峨边、金口河两个县(区)中职学生和彝区群众技能培训的重任,意义重大。一定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抓进度,确保按期开学。要统筹协调,使用好、管理好来之不易的资金,建设好学校的硬件设施,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腐败工程”,确保建设质量。要着手研究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专业设置要面向市场,师资力量要配套,要办出特色、办出规模、办出吸引力。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施教。要抓好中职学生教育和两个县(区)群众的技能培训,让彝区群众从靠“体能”打工转变成用“技能”增收。(罗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