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突出“六个抓严抓实” 助力四个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

30.10.2015  17:35

今年以来,丹棱县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1593”扶贫攻坚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打好“2216”扶贫攻坚战,聚焦全市仅有的4个省定贫困村,主动作为、自力更生,突出“六个抓严抓实”,确保扶贫攻坚“两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高”。

一、抓严抓实调查研究

制定总岗山脉地区万年村、三合村、岐山村、廖店村4个省定贫困村“连片发展、一三互动、开放合作、统筹攻坚”工作思路,研究确定10个扶贫专题,4名联系县领导带队深入联系村走访调研,同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第一书记”、联系部门、驻村干部、镇村干部组成调研组,集中1个月时间进村入户,摸清家底,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工作台帐。

二、抓严抓实驻村帮扶

建立“1+1+1+X”驻村帮扶机制,每个省定贫困村成立1个工作组,选派1名县级领导、1名“第一书记”、1个联系部门和4名以上驻村干部,实行责任包干制和干部轮换制,印发驻村帮扶“十条纪律”。创新“第一书记”“选、管、考、干”四大机制,按照4个村产业落后、基础落后、技能落后三类不同侧重,对应选派农口、基建、人事劳动等部门“一把手”担任相应村“第一书记”,每年安排30余万元解决“第一书记”下村差旅费用,并建立“两单一簿一本”监管制度,人手印发一套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四个当天”台账簿和民情日记本,促进“第一书记”履职尽责。

三、抓严抓实宣讲培训

由4个村联系市、县两级领导结合“五个一批”和“十大工程”,带头进村宣讲中央、省、市全会精神,讲明扶贫目标、脱贫路径、政策措施等。制定驻村干部两年培训计划,与清华、浙大等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设现代农业、旅游开发、城镇规划等专题培训班,提升驻村干部扶贫能力。实施省定贫困村“扶志扶智扶能”工程,组织村组(后备)干部、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举办种养技术、旅游服务、企业务工等特色培训10期以上,提升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四、抓严抓实项目实施

充分依托市、县两级联系部门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每年向省定贫困村倾斜30%—50%的项目资金,相关项目资金直接用于扶持贫困户达10%以上。统筹4个村危房改造、地质避险搬迁106户,利用原王场乡政府旧址和张场镇,规划建设2个聚居点,打造扶贫移民工作成就新亮点。按照“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原则,重点实施“路水电”三大基建工程、种植业“125工程”和养殖业“135工程”,采取“农旅融合、一三互动”方式,力争将4个村列入全省旅游扶贫试点,深入挖掘老峨山、黄金峡旅游资源,对接川旅集团规建“国家乡村公园”,打造生态康养胜地。

五、抓严抓实考核考评

建立驻村扶贫工作纪实制度,制定驻村台账、工作台账、群众问题意见“三本台账”,采取“一村一簿”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贫困户信息、项目推进、资金使用等情况“两公示一公开”。制定“一月一查”工作推进制度,组成扶贫工作专项督导组,每月深入4个村察看项目现场、随机走访贫困户、听取“第一书记”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将扶贫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对未完成任务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并直扣40%目标考核总分。

六、抓严抓实党建引领

实施“夯实基层、保障基础”党建工程,创新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成立种植业、养殖业两个党支部,统筹选派4个村优秀年轻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大学生等优秀人才到产业党支部锻炼,帮助贫困村联系项目和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在4个村试点开展“村集中活动日”活动,写入《村规民约》,每月固定一天组织村民开展活动,集中抓党建、议村务、普科技、学法治、调纠纷、演节目、促交流,有效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预计,4个省定贫困村今年将脱贫260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42元,明年脱贫215人,两年实现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