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农村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08.11.2013  17:29

      10月16日—1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率部分省级部门负责同志对我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为期两天的视察调研。在视察调研期间,以及随后在平昌召开的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王东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点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意义,事关“中国梦”四川篇章能否顺利实现。

  在充分肯定我市以“巴山新居”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的同时,王东明站在全省、全局高度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局部工作,也不是哪一个领域的工作,它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特别对于四川这样的省份来讲,更是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王东明强调,四川人口9000万,其中贫困人口750万,如果到了2020年,这750万不能脱贫致富,届时“宣布全面小康,是说不过去的”。   王东明此次视察我市以“巴山新居”建设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根本在于进一步谋划全省全面小康大局,重点在于探索农村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扶贫攻坚,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对南江、平昌、巴州部分村社的实地调研,王东明明确表示,巴中抓统筹城乡、扶贫攻坚,以建设“巴山新居”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路子不错,走对了!   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贯彻落实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座谈会精神,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与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之间的关系。把握不住这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新村建设、“巴山新居”建设就有可能出现偏差和失误,就有可能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错误。建设新农村,要把抓产业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抓扶贫攻坚、抓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抓环境治理、抓社会稳定等内容统领到“巴山新居”建设中来,最终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   市第三次党代会第一次把“统筹城乡”、“全域巴中”、“巴山新居”建设等理念与构想写进党代会报告中。从那时开始,巴中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后,市委又在三届六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巴中要“两步并作一步走”。这是对我市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提升,核心在于再次强化了“扶贫攻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再一次强调了新农村建设与同步建成全面小康之间的有机关系。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我市新农村建设成就斐然,获得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的充分肯定。如今,具有丰富内涵的“巴山新居”建设已经成为巴中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巴山新居”正同“彝家新寨”、“藏区新居”一道,成为四川推进广大农村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名片”。回顾这三年多的建设历程,巴中新农村建设成就离不开党中央的关怀,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各县区、各部门的坚强执行力,离不开广大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视察调研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座谈会的召开为时间节点,我市迎来新一轮新农村建设理念的再一次提升。市委三届第82次常委(扩大)会议就此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意义”、“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和目标任务”、“必须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规律和重点工作”。“三个必须”是指导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领会、认真谋划、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