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列为国家农业重点推广技术

18.08.2015  18:3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西南地区的主推农业技术。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针对我省及我国南方地区生猪散养减少,导致作为散养生猪重要饲料的红薯面积急剧下滑,为有效利用耕地,并适应农机化发展的需要研发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以“选(品种)、扩(带间距)、缩(株距)”为核心技术,以“调(播期)、控(倒伏、旺长)、减(氮)”为配套技术,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与光、肥利用率,确保玉米大豆协同增产及周年高产。研究团队设计和试制出了适宜带状间套作的耕、种、收农机具,实现了旱地套作条件下的农机农艺融合,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了间套作播收机械化与高产高效的高度统一。玉米产量比传统玉米-甘薯套作的玉米增产8-10%,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以上,亩增经济效益600元以上。2008-2015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列为全国和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2013年,中央农办在《农村要情》中指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研发应用这一新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是农作物耕作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为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省委省政府及农业部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并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农业厅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科技入户工程、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大力支持,并以四川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基地为技术孵化平台,构建了“田、方、片、区”省域四圈层和“户、社、村、乡”县域四圈层推广网络。10年来,该技术在我省的应用推广面积每年以30-50万亩递增,累计推广3138万亩,新增粮食464.4万吨,新增效益19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