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需要科学设计

13.11.2013  17:12

(唐亦锦 记者 张岚) 11月8日,遂宁市铜锣湾养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该市齐全农牧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同组建遂宁市多农农牧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齐全公司以367万元、铜锣生猪养殖合作社以移民后扶产业发展资金300万元,分别入股成立。今后,船山区老池乡铜锣村的村民,不仅能通过在园区务工、流转土地获得收益,年终还有一次“保底分红”。

这是遂宁目前创新开展的“农企股份合作模式”,将财政用于产业发展的扶贫移民专项资金和龙头企业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共同组建股份制合作公司或组建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扶贫移民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对农户“保底分红”。与传统扶贫的直接“输血”相比,增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渠道;而与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业扶贫项目相比,又添了一重保障,降低了个人风险。

过去,在不少地方的扶贫工作中,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说“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栽果不见果”。无论是发钱发物,还是发树苗、鸡苗,这些较为直接的“一次性”扶贫方式,都有遭遇瓶颈的情况。究其原因,在实际操作中,扶贫对象拿到钱,往往首先用来贴补家用,救急应急,有时还会不合理使用。而领到免费种苗的,如果缺乏相应的种养殖、防疫技术,种苗或鸡苗等存活率也会不高。这都将导致贫困群体受益不明显,影响扶贫的作用和效果。

因此,记者认为,扶贫工作应该充分考虑扶贫对象的诉求、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地方产业特点等,进行科学设计的工作方法和流程,才能发挥良好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