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要多关注贫困人员的精神状态

20.10.2014  13:40

      (10月17日),是全国首个“扶贫日”。据10月18日的《四川日报》报道,17日当晚6点多,诞生了我省“扶贫日”启动后的首笔个人捐款,78岁的老党员李国宾老人将从一个月2900元退休工资中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4万元现金交到省扶贫基金会工作人员手上。
  “我们将充分尊重老人意愿,尽快把这笔钱用在最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身上。”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表示,将给老人颁发爱心捐赠证书,并专门向老人报告善款使用情况。
    也是在昨天,三轮车夫老冯见受他资助的14岁女孩后,停止捐助,称其太冷漠,引起网友热议。后来,在几经协调后,老冯又继续捐助这名女孩。
    受捐助,被扶助,接受者的困境,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未成年人,这种困境一般是短时间的,他们很快长大后,就能自食其力,摆脱贫困。这种困境,好比一道坎,帮一下,扶一下,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也会在这过程中,克服自身弱点,进行自我完善,变得坚强、自信而开朗,有礼貌,懂感恩。不少贫困学生,受资助完成学业后,又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另一种情形,是成年人,一般都是一个家庭,这种困境,犹如一个坑,他们掉到贫困的坑里面去了,要出来,就要比前者困难一些。这是扶贫的重点,主要战场。
  为了开展扶贫,政府利用财政拨付的资金和社会爱心捐助的款物,购买社会公益性岗位,安排困难群众就业,实施扶贫项目。我的一位朋友,是北京农民,就被村里照顾打扫街道。然而,据笔者观察,有的被照顾打扫卫生的,工作并不如人们希望的那样。北京某工业园区,有一条商业街很繁华,每天早上,天一亮,卖早点的摊贩、店铺就在招徕客人了,而打扫这条街道的一个50岁左右的当地男子,却往往要天亮好久,人家生意忙的时候扫街,行人可以掩鼻绕开走,可摊点、店铺没法挪动,人们对其多有怨言。
  很多清洁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工作的强烈的责任心,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广泛的赞誉。像这位受照顾却干得让人产生意见的清洁工,毕竟不多。他也不是干不好工作,只需早起来一点点时间,在天亮前,清扫干净街面,摊贩、店铺就能安心经营。这里,恐怕应该关注一下贫困人员精神状态了。不少贫困者,在物质、经济方面,劣于社会;在精神状态方面,也与社会产生了隔膜和落差,并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等不良心理,懒散的作风,当年,鲁迅先生就为我们刻画出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对他们的扶助,就要给予鱼和渔,给予物资、资金、技术、工作和项目的同时,给予他们激励,让他们产生战胜贫困的信心、力量,改变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扶其志,令其觉悟觉醒。对其实行“开放式”扶贫,放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对其严格要求,不能迁就其不良习气,由着性子,惯出坏毛病。给你工作,但你不好好干,我也要收回;你的产品和服务,要接受社会和市场的检验,要为社会和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文明幸福!
        王良炬    2014年10月18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