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扶贫移民局做到“五个坚持”,深化“走基层”活动

26.05.2014  19:0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资阳市扶贫移民紧扣“走基层”活动主题,着眼于转作风、解民忧、服务群众为主线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

一是坚持重大决策问计于群众。 坚持广泛全面、公开透明、形式多样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征求意见,问计于群众,科学制定重大决策。我们在新村建设规划、精准扶贫、移民后期扶持、移民安置等重大决策方面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问计于群众,实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民生工作的重大决策6个,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率达99%以上。

二是坚持重大事项风险评估。 坚持评估主体、职责分工、群众路线的原则,凡重大项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均需通过风险评估才能实施,最大限度地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如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移民安置、安岳县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安置,我们对项目的征地、拆迁、建设、安置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查找了不稳定因素,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群众满意。

三是坚持群众主体推进工作。 相信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通过搭建民情收集、研判、回应平台,第一时间反映群众意愿,第一现场掌握群众需求,充分激发群众活力,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收到群众对扶贫移民工作的意见建议27条,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导乐至县、安岳县移民办把移民整村推进示范片项目建设的主导权交给群众,项目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四是坚持服务群众零距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通过倾听民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三个“零距离”,切实做到畅通民声渠道,主动联系群众,周到服务群众,推动创优发展。局领导带队带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民情恳谈、院坝交流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30余条,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急所盼;建立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做到了村情社情、户情民情、期盼愿望、问题困难“四个知晓”。针对雷家乡宰龙坳村村民安全观念淡漠,摩托车驾驶无执照的问题,近日,由驻村干部牵头,帮助全村170余名摩托车驾驶员集中申请办理摩托车驾驶执照。

五是坚持涉访涉稳面对面。 坚持排查问题重心下移、化解矛盾关口前移,主动畅通信访反映、接访下访、解决反馈渠道,并由分管领导负责,切实做好涉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今年接待信访移民6批次17人次,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达98%。无论是直接接待来访者,还是办理信访交办件,均做到了实事求是、依法答复、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使来访群众心悦诚服,高兴而归,保持了扶贫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