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用执行“透明度”提高政策“精准度”

27.07.2016  15:36

 

  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总书记一句话显示了国家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心。

  三到固原,三提精准扶贫。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要求我国扶贫模式需要从“大水漫灌”过渡到“精确滴灌”,针对性强的一系列政策也相继出台,我国的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虽然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全国仍有5000万贫困人口需要在4年内全部脱贫,难度依旧不小。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而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精准。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也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但由于数量统计难、情况不明等原因致使在实际帮扶过程中,要么针对性不强,脱贫速度慢;要么大量的扶贫资金被冒领和截留。

  一些地方在判断是否贫困时,看面子、看关系、看权力,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经常有新闻爆出,某些所谓的“低保户”却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以权谋私,将盖章变成自己牟利的工具,私自克扣扶贫款。

  此外,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盲目的金钱补贴往往不如技术指导来得实在。笔者认为,想要实现精准扶贫,务必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扶持谁怎么扶都需要有透明的制度来管理,不能两眼一抹黑。

  首先,通过群众走访、入户核查、公示公告等多种方法共同确认帮扶对象,并建立举报机制,确保贫困对象真贫困,这也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其次,对于帮扶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一些地方看到什么项目赚钱,就鼓励群众一窝蜂式地上,兴起“种植热”和“养殖热”,最终由于没有因地制宜,项目失败,不但挫伤了百姓积极性,群众没有脱贫,还让大量的扶贫资金打了水漂。

  而在实际扶贫过程中,保持透明公正,是精准扶贫能否实施的关键。账目、对象、用途都必须让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一旦发现有吃扣卡要、徇私舞弊的行为,一定要从严处理。

  不难看出,想要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人。政策制定得再好,也需要一批贯彻执行、真抓实干的扶贫队伍。目前,扶贫方式已经从单兵作战到整合出击,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多方力量共同出手,相互扶持,互为支撑,使扶贫之路更为多元化。相信贯彻精准扶贫的道路,再加上各方力量的支持,到2020年脱贫目标将如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