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创新扶贫模式暑期行动系列报道之四:深入贫苦地区基层,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6.09.2017  21:42

  编者按: 高校发挥自身教育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今年5月,在四川师范大学的倡议下,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理工学院三校成立“校校战略合作联盟”(简称C3联盟),C3联盟决定联合建立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并以此为载体平台,共同致力于高校在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促进帮扶内容多样化等方面开展深化探索。

  本系列报道主要讲述四川师大扶贫工作2017暑期行动中,学校扶贫工作组以赴省内四地挂牌建立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的工作为契机,积极践行“扶贫要扶志,扶贫必扶智”的理念,在教育扶贫方面狠下功夫,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教育培训,促进当地基础教育发展,并针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农村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以及深入农村开展扶贫调研,不断改进优化工作方案。四川师大正在通过教育扶贫方式,为贫困地区提供思想、文化支撑,推动地方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加强基层调研,面对面地听取困难群众和基层干部的心声,才能了解当地贫困群众的现在需要和对学校开展扶贫工作的期待,同时,通过调研能够准确地掌握各地政策的落实情况,有利于学校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对接,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扶贫攻坚“战术”。


校长汪明义一行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村考察汉盛集团柑橘产业园核心示范区

  学校新农村建设学院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在各地参加四川新农村建设学院挂牌活动期间,都要冒酷暑,进农村,察实情,扎实开展走访调研,助力精准扶贫。

  在仪陇县,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一行先后到日兴镇黎明村考察食用菌种植基地、黎明村曙光梁考察柑橘园基地、赛金镇潮水坝村考察汉盛集团柑橘产业园核心示范区。


校长汪明义在柑桔产业园听取当地干部介绍情况

  学校新农村建设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原副校长唐志成率队前往仪陇县新政镇安溪潮村,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脱贫奔康蔬菜产业园、脱贫奔康蛋鸡产业园、柑桔产业园进行实地考察。

  在北川县宝林村,工作组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访问调研,并送上慰问品。在走访贫困户时,工作组成员和贫困户们“拉家常”,询问他们种了几亩地、家里有什么人、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有什么困难等等。


工作组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访问调研

  走访结束后,工作组还来到村委会就如何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思路和对策等问题,与村支书和村长等村干部进行交流探讨。


工作组与北川县宝林村干部座谈交流 

  在苍溪县红旗桥镇,工作组考察调研了红旗桥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询问了红旗桥镇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情况,了解红旗桥镇党群服务中心的基本信息。


工作组在在苍溪县红旗桥镇调研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工作组成员深深感到:抓好精准扶贫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率先把各个层面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才能解放思想、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把扶贫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其次,必须解决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让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才能夯实精准扶贫的群众基础。第三,必须解决好精准扶贫的着力点。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大政方针,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基本思路和“实施五大教育并提升五大能力”的理念,针对上述各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分层分类分户分人谋划具体的扶贫规划和帮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精准扶贫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富有成效。下一步,学校扶贫工作组将把经过调研获得的认识和感受与上述各县、镇、村干部群众认真交流,搞好对接,形成蓝图,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