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走出去 就近“取经”谋发展

21.10.2015  10:48

  摘掉穷帽子短短几年,东坡区悦兴镇元宝村已声名鹊起。该村点线面交错布局的产业框架成为实实在在的样板,让该区土地乡的村组干部们坐不住了,尤其是尚处于爬坡阶段的双灯村,在10月14日参观学习后更是铆足了劲。

  元宝村、双灯村,前者在2014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余元,比市委编办结对帮扶的2012年前增长了37%;后者在2014年贫困户126户283人,其中特困户23户56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500元左右。两者既有相似点,也有相互借鉴“照镜子”的可参照性。

  一个村要发展,基础设施先行;一个村要进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悦兴镇平原、丘区兼备,在发展的道路上如何做到齐头并进?那就得点面线进行产业布局,通过点的辐射带动面,同时兼顾线上的景观、产业打造,实现发展不留死角、致富没有盲区。”悦兴镇党委书记邹卫东以元宝村为例,全面介绍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脱贫致富经验。“规模化种植樱花等苗木,节点打造猕猴桃等水果,只有形成气候才有条件带动三产发展,让元宝村‘四季花开,瓜果遍地’。

  2012年,按照市委深入开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安排部署,市委编办通过走访调研和实地考察,与村两委商议确定了发展思路。如今的元宝村,有了樱花基地、莲藕基地、渔业养殖基地等一系列产业项目的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把生意做了。收入一增加,村民王应福也有自己的一本账:“以前过完年就外出打工,现在村里的交通条件比很多地方还要好,在家搞点种养殖,利用院坝开了农家乐,既能照顾家庭还比在外奔波的收入高。

  走在樱花核心种植区,土地乡的村组干部们脚步放缓,因为有太多看点更有太多掏心窝子的话要和当地干部群众交流。“我也种了十几亩柑橘,跟这里的相比,简直不在一个档次,回去后得重新规划了。”土地乡双灯村5组组长谢素珍若有所思。

  双灯村无主导产业,产业发展无特色不上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沟渠整理、村道主路尚有几公里未完成,因缺乏技术资金和项目支出导致人均收入不高,村民创新意识不强,个别贫困户仍存在“等靠要”思想。

  结合“取经”所感,土地乡党委书记刘正德说:“我们乡也有自己的优势,但大家都是各干各没有拧成一股绳,未形成规模。事实上,我们比2012年前的元宝村发展基础相对好得多,只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扶贫攻坚上交出满意答卷!

  一个是联系村,一个是扶贫点,虽然起点不同,但共谋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是一样的,“取经”就是要活学活用。针对双灯村的现状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市委编办将坚决按照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1593”扶贫攻坚要求,与乡镇、村组加强联动,团结实干,帮助当地早日脱贫致富。(来源:眉山日报 朱鸿飞 记者 王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