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当先“扶”意识

21.03.2014  15:57

  戴着贫困县的帽子每年可获3000万到5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也坦言,贫困帽含金量比较高,退出没好处,“所以重点县干部群众不愿意退,也不敢退。”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列入本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的农村扶贫开发法,将对扶贫重点县的确定和退出机制做出规定。(3月20日人民日报)

  扶贫,既是经济工作,又是党建工作,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不仅仅是生命个体的本能渴求,也成为一项共同致富的国家战略。1986年我国开启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大门。至今近30年,我国数亿人口脱离贫困。毫无疑问,中国的扶贫努力功不可没。但同时,在扶贫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贫困人口越扶越多的“反弹”现象;国家鼓励重点县减少,但实际上各省坚持“退一补一”等等。

  2014年贺岁片《私人定制》中有一段要求保留贫困县“帽子”的剧情逗人发笑,略有夸张剧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现状。的确,在近年的报道中,常常出现争着抢着要当贫困县、贫困县出现“豪华衙门”的新闻。有个别贫困地区“高调炫贫”,为“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欢呼雀跃。有人戏称,越扶越贫是中国特色之一。

  而现在,我国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同时还面临贫困“反弹”新压力,扶贫工作开始进入啃硬骨头的“深水区”。意识对实践起影响作用,当好政策遇上错意识,实践只会扭曲了政策的原意,背离预想目标越行越远,而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不愿摘掉含金量高的“贫困帽”,实乃地方领导意识出现了错误,等待国家的贫困补助远比自己勤勤恳恳工作来得容易,因穷而固步自封,因穷而不思进取。这些钱拿来补助当地民户,扭转贫困现状,既得民心又得政绩。更有甚者,要来贫困县的帽子,不是为了更好地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而是接着贫困的应景之策,养肥了官员的私囊。而国家的扶贫金是一定的,官员的“消费”比重高了,耗费公共资财多了,那么用于社会公共管理、为民办实事谋福祉的钱就必然就少了。这种极强的依赖意识和自私自利的“官本位”意识,导致了该摘帽子的就摘帽子,没有帽子争戴帽子,让贫困县越扶越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只是施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质的裂变。农村需要的是现代产业武装化,当地领导应该转变依赖意识,同时变“官本位”为“民本位”,“以积极脱贫摘帽为荣,以脱贫还紧抱国家扶贫政策大腿为耻”,用国家补助金引进知识、技术和人才,带领百姓走对路子,通过奋斗搞致富,通过实干提政绩,才能真正做到落实国家政策,让百姓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如今,从国家部署层面来看,“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已被明文写入最新的扶贫开发纲领性文件中。重新圈画扶贫范围,扶贫标准上与时俱进,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推行“私人定制”式精准扶贫也提上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意识被“”起,贫富的“剪刀差”也将逐步缩小,民众过上好日子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