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扶贫开发政策研究扶贫开发工作

08.01.2015  01:02

继2014年6月20日全县扶贫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后,12月24日,宣汉县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详细分析了宣汉县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并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县四大家班子领导及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75人参加学习会

县人大主任张宗昭,县政协主席徐代琼,县委副书记陈泽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曾伟,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李良,副县长吴成等县领导先后发言,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建议。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常荣,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李奇龙出席学习会。

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廷教主持学习会议并讲话。

唐廷教指出,2011年纳入新一轮国贫县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扶贫开发新十年规划、秦巴山区连片扶贫规划,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当前,我们更加坚定做好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委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机制创新,推进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探索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宣汉样本”。

唐廷教要求, 一要构建工作机制。 贯彻落实好中央25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我县出台了《宣汉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部门对照要求选准突破口,先行先试,在探索可复制的扶贫经验上下工夫,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二要突出精准扶贫。 按照“乡(镇)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原则,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对贫困对象实施精准扶持,确保按时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大力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将扶贫措施与贫困对象紧密衔接,整合扶贫、交通、水务、住建、农业等部门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方式由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确滴灌”。 三要突出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带根本性的长效的扶贫。必须把产业扶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创新产业扶贫方式。要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产业要选准、模式要选好、分配要合理,提高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参与度、受益度,让农户分享更多的利益。 四要加强资源整合。 注重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安排扶贫项目和资金,示范带动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向贫困地区流动;大力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广泛开展社会化“认捐帮扶”和“结对认亲、爱心帮扶”行动,引领全社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健全金融扶贫机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信贷投放额度,全面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攻坚格局。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建立党员干部挂点联系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制度,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  “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深入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全县贫困村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 五要推进规划实施。 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特征,切实掌握扶贫工作主动权,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抓好政策贯彻落实。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并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真正用足用活用好扶贫政策。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用项目推进连片综合开发,强化区域统筹,实行资源共享,建设一批关联度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集中实施一批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项目,抓住重点,带动全盘,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村公共产品,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的医疗、就学、住房条件,提高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逐步使贫困群众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唐廷教强调,扶贫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县同步小康大局。要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组织、更坚韧的毅力,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面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和全县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瑜华对学习会进行了点评点赞。

(作者:宣汉县扶贫移民办    桂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