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扶贫工作调研组在汶川县实地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24.07.2015  10:02

(卢国彤)7月22日,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率省委扶贫工作调研组来到汶川县克枯乡大寺村、雁门乡青坡村等地,实地调研该县“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并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该县“精准扶贫”工作汇报。

在大寺村,尧斯丹一行沿着新建成的产业道路,走进药材产业基地、蓝莓产业基地、青红脆李产业基地,实地调研大寺村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情况。在村民活动中心,尧斯丹还详细了解了大寺村基层阵地建设情况。

尧斯丹表示,开展此次实地调研,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战全面小康、全力精准扶贫”的系列决策部署。大寺村在下一步的发展中,重点要做好扶贫攻坚总体规划,深入农户调查,找准扶贫对象,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包括产业扶持在内的一系列帮扶措施。村两委会要教育引导群众,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让农村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的“五好”目标,确保全村老百姓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全面稳定脱贫。

调研期间,省委扶贫工作调研组还看望慰问了大寺村困难党员群众,并来到位于雁门乡青坡村高半山的核桃产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基地建设管理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专题汇报会上,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蒋刚汇报了汶川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蒋刚说,汶川县60%的农村人口和70%的农耕地分布在高半山,属国家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之一。近年来,汶川县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援助、各方筹资”的原则,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千方百计破解资金难题,将各项涉农资金等整合用于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创新社会帮扶形式、丰富帮扶内容,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实施农业、交通、教育、卫生等扶贫攻坚项目,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370人,目前仍有贫困村33个、贫困对象7230个。

蒋刚表示,2015年,汶川县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将“高半山扶贫推进工程”作为“1238”重点工作之一,在认真调研、全面分析、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汶川县高半山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推进高半山贫困村道路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村安全饮用水、村委会维修等项目建设,解决2万余人的出行、饮水问题,促进高半山村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产业效益稳定增长、扶贫综合效益提升。虽然汶川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希望省林业厅等上级部门,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汶川县精准扶贫工作。汶川县将按照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特点,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有针对性做好帮扶规划,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找准着力点,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奋力开创“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听取汇报后,尧斯丹对汶川县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汶川县顺应新常态,扎实推进全县发展战略;贯彻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并创造性地实施了“金融扶贫”等新举措,总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工作扎实有力。下一步,希望汶川县继续按照省委“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动员全县各方面的力量,完成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汶川县领导刘兵、高霞蓉、赵卫红,州、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参加实地调研和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