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责任担当 全力精准扶贫 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专访华蓥市委书记肖伟华

18.08.2015  11:09

  7月31日,华蓥市召开扶贫开发攻坚大会,贯彻广安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向全市发出扶贫开发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的动员令。华蓥市扶贫开发面临哪些困难?该市将如何集中力量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工程?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对华蓥市委书记肖伟华进行了专访。

  记者:华蓥市扶贫开发面临哪些特殊困难与挑战?

  肖伟华:近年来,华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大多数群众实现了致富奔小康,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华蓥的扶贫开发仍然面临着三大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基础扶贫难度大、任务重。由于历史原因,全市1.54万贫困群众70%以上生活在洪涝灾害、石漠化和采煤沉陷影响区,生产生活条件差,稳定脱贫的基础较为脆弱。其次是贫困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生态环境较差,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产业发展水平低,脱贫致富难度不小。还有就是精准扶贫有差距、不平衡,扶贫开发效果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搞得好,有的地方扶贫帮扶还不到位。

  记者: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华蓥市将如何集中力量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工程?

  肖伟华: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将集中力量实施好扶贫开发10大行动20项工程,重点突出抓产业、夯基础、提能力、强保障。

  一方面我们将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做响做特华蓥农产品品牌;借华蓥山旅游大开发契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开辟更多的脱贫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入园就业。

  另一方面我们将通过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筑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底线等举措,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吃、穿、住、行等生产生活难题。

  再一方面就是通过开展教育和就业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精神文化扶贫等,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割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还有就是综合运用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对因病、因残、年迈、无劳动力等原因致贫的对象户强化政策兜底,编织兜住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安全网。

  记者:通过扶贫攻坚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肖伟华:我们将按照“三年脱贫、两年巩固、一年致富”的要求,力争2015年12个贫困村“摘帽”,6100名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8个贫困村“摘帽”,6000名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5个贫困村“摘帽”,3308名贫困人口脱贫。

  力争到2017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2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540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实现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具体到贫困群众,就是要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就是要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