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家乡扶贫出把力----成都金川商会参与扶贫快速行动

30.11.2015  16:18

“我们的亲人在金川,我们的根在金川,我们家乡还有不少父老乡亲因为各种原因处在贫困线以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一把,实现全面小康不能让他们掉队!”今年8月在成都“我为家乡扶贫出把力”动员会上,成都金川商会会长李仲友满怀深情,情系贫困群众,掷地有声,如是郑重表态。

自阿坝州金川县委县政府作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后,庚即启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向所有金川籍的企业家、成功人士、有识之士发出号召,动用一切有利的信息、技术、资源、人力、资金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共同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11月24日,为了落实庄严“承诺”,商会发挥自身优势,特别邀请到了全国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行动领导小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以及部分商会会员一行17人到金川深入村寨实地调研。

在高半山贫困村庆宁乡马厂村调研中了解到该村地多山广人稀,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种养业,种点玉米土豆,养点猪之类的,没有特色,经济价值不高,收入微薄,全村有11户贫困户。李仲友会长一行对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并现场落实已经在该村建起藏香猪规模养殖场的商会会员杨开亮,发挥龙头带头作用,除了把现在已经加入专合组织的36户养殖户引导好外,更要把11户贫困户带动起来,同时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困难。杨开亮当场表态,11户脱贫任务交给他和他的公司全权负责。据介绍,为了实现商会提出的“在创业中扶贫,在扶贫中创业”的精准扶贫目标,杨开亮会员瞄准金川的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以及东部沿海大城市市民对“生态绿色食品”迫切渴求这块大市场,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金川富森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藏香猪,通过将猪仔“送”给农户按要求养殖,成年后以每斤毛猪20元的高价予以回收,以此方式带动老百姓致富。

到了沙耳乡克尔玛村,正如李仲友所讲,“回家的感觉真好!”看到老书记、老村长、老邻居以及儿时的好友,的确十分兴奋。听到村上“第一书记”介绍,村里有6公里多的沟渠废弃多年影响灌溉;4公里的“断头路”制约出行;产业传统单一,附加值不高;全村有17个大学生和3户特困户。李仲友会长当场表示,3户困难户的吃穿住“包在他身上”;路和沟渠建设的问题请乡村尽快形成方案,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公司出一点、村民投工投劳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村上负责把17个大学生的学费发票收齐交于公司报销,直至完成学业。同时,要求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结合本村实际,拿出一个像样的“美丽乡村”规划,力争成为藏区高半山扶贫攻坚的样板和榜样。

24日下午,在县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了成都金川商会“我为家乡扶贫出把力”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县长卞思发全面介绍了金川的优势、潜力、前景,肯定了商会拟在“个体领域、公共建设、产业振兴”三方面支持金川扶贫工作的方案,并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商会的善举,副县长唐孝东就金川农业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建议,副县长王德林介绍了全县扶贫工作情况并希望在扶智、扶业、扶弱三方面加大力度。参会专家认真分析金川的优势和劣势,把脉金川产业规划发展,对接帮扶对象和扶持举措,为金川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李仲友会长现场表态,请金川相关部门尽快提供除马厂村和克尔玛村以外因娃娃上学致贫、因残因病丧失劳动力致贫家庭的详细信息,商会将给予全力帮扶。会上,县级相关部门作了表态发言。会议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定全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