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扶贫、全力攻坚 达川区打通助农增收致富路
——达川区扶贫开发工作见闻
四川达州市达川区,麻柳镇。高耸巍峨的廖家山下,零星散落着几户人家。
72岁的谭孝中坐在木凳上,年迈体衰的他,试图回忆起上一次去镇上的日子。因时间久远,最终作罢。
“2005年,大哥一家搬到山下,我一个人在这儿生活十年了。”谭孝中一生未婚,没有子嗣。在镇上做生意的侄子,每隔一段时间会送些日用品到山上,维系他的生活。
“你们下山后,能不能给我侄儿打个电话?我身体越来越差,这几天饭都吃不下了。”见村上的干部来了,脸略微有些浮肿的谭孝中恳求道。地处偏远,廖家山几乎没有手机信号。山高路遥,谭孝中更没有力气步行十多公里去镇上看病。
谭孝中所在的三清庙村,属于典型的贫困山村,不久前被列入省级贫困村。因为贫穷,外面的女人都不愿嫁到这里,很多村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把家安在了镇上、城里。部分家境特别困难的男青年选择去条件好的地方,做上门女婿。
郑庆富一家刚离开务工的工地,回到村里。“快60岁了,外面很难找事做,只能回来种庄稼。”郑庆富的妻子无奈地说。常年在外打工的她,已不习惯山里的苦日子。
一谈到两个儿子,她的表情立即生动起来,“大儿子在大风乡街上做上门女婿,生活过得不错。小儿子也找到了合适的对象,准备这两年就把他‘嫁’出去。”
“老了怎么办?”这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她沉默了。
62岁的何永贵是三清庙村七组组长,他自嘲是七组为数不多的“壮劳力”。“我1983年当生产队长时,村里有140多人,现在户籍在这里的只有95人……”何永贵认为,“人口减少主要是因为贫穷。”
要脱贫,修通道路最关键。在区、镇两级的帮助下,三清庙村“拔穷根、换穷业、挪穷窝”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目前,全村已修社道4条共8公里;新村聚居点已完成选址和设计。
“对于修路,老百姓的意见十分统一,大家出资出力,倒逼着扶贫开发提速。”说到修路,三清庙村支部书记李行林很激动,“五保户谭孝中捐资3000元,陈哑巴出资1000元,就连低保户谭孝元都动员儿女捐了3000元……”
李行林说,在解决道路、水等基础性问题后,将结合村里的现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村里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搞规模农业,让村民能就近务工,增收致富。
脱贫致富,既靠自力更生,也要借助外力。
在达川区檀木镇深沟子村,说到村里的“第一书记”张中德,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张中德是达州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到深沟子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不久,他就干成了一件大事。深沟子村,村如其名,在一个水库边上,一直不通公路,村民出行靠船,卖点粮食瓜果、买点农药化肥只能肩挑背扛。张中德在深入调研后,积极与达州中学领导沟通汇报,按照“学校出一点、教职工集一点”的办法,硬是凑齐15万元资金,打通了深沟子村7个组的道路。
我们见到张中德时,他正在深沟子村2组贫困户许世玉家中走访。今年66岁的许世玉体弱多病,已不能下地干活。
“现在路通了,你可以喂点土鸡、山羊,赶场天到乡镇上卖,提高收入。”张中德在了解许世玉家的实际情况后,给出建议。他同时在“民情日记”上,记下了对许世玉的帮扶措施,买化肥,送大米、食用油、鸡苗。
在深沟子村开展数月的帮扶工作,张中德已经习惯了自己“第一书记”的新身份。他告诉记者,将积极配合政府规划,在深沟子村发展100亩安仁柚。同时,结合地理特点,发展鸡、鸭、羊等养殖业。此外,达州中学教师已经与深沟子村70多户贫困户结成了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对子,进行精准帮扶。
“要不了多久,深沟子村就会焕发新生。”张中德对精准扶贫信心十足。
今年以来,达川区抽调了431名驻村干部派驻贫困村,全区1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区级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四个全覆盖”。
在前不久召开的达川区精准扶贫推进会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一系列政策机遇,一切从达川实际出发,从扶贫工作最困难的方面、最紧要的环节、最尖锐的问题抓起,始终保持全面扶贫、全力攻坚的工作态势,推动扶贫开发攻坚深入开展。
据介绍,达川区将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着力培育富民产业,增强扶贫开发动力;抓好新村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夯实脱贫坚实基础;发展教育事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政策救助兜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扶贫工作实效,确保各项脱贫目标如期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达川区将把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行生活费补贴,使其年收入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少或减免贫困户缴费额度,稳定参合率,力争参保率达到100%。全面推进重大疾病保障工作,整合大病统筹,提高贫困户大病报销比例,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达州日报 谭楚甲 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