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中彰显“石大”担当——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综述

08.01.2018  16:52

 

变迁,在凉山州金阳县新寨子村和南充市蓬安县鹅项颈村上演。

一个在大凉山深处的小山庄,伴随着脱贫攻坚,带来了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破烂的土房子慢慢变成了钻瓦房,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提升,特色种植不断推进销路越来越宽,捐资助学让孩子受到更好教育,产业扶持和劳务输出让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充市蓬安县梁乡鹅项颈村,由于2016年已经通过验收评估成功摘帽,更美好的致富图景亦在呈现。

新寨子村和鹅项颈村,作为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精准扶贫的主战场,正结出丰硕的果实。

精心组织 构建精准扶贫“大格局

2017年6月,校领导与办公室人员等前往金阳督导扶贫工作,连日大雨的泥泞道路,让十余个小时的路程更为颠簸,沿路多次遇到滑坡和泥石流,甚至离开金阳当日,金阳到西昌的道路就被洪水冲毁了。

回想起这一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党办校办主任张昌元颇为感慨。从金阳、蓬安、布拖,到合江,十余次往返督查,颠沛却充实的路程,留下学校精准扶贫工作扎实的足迹。

道路垮塌后抢修

精准扶贫到底扶什么?又该如何扶?2017年,学校党委构建精准扶贫“大格局”,带领扶贫办成员多次深入金阳县和蓬安县,总结前两年扶贫工作经验,听取扶贫工作汇报,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举措,制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扶贫工作……

为了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学校继续派遣两名驻村干部,分赴新寨子村和鹅项颈村任“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并于2017年底完成了驻村干部换届工作。

要做好扶贫,首要便是扶贫资金的筹措”。据学校扶贫工作人员介绍,学校设立10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并在2017年全国扶贫日活动中,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募捐,共募集款物27万余元。这些资金全部进入学校精准扶贫工作专门账户,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

同时,学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不仅在校园开展实体阵地的橱窗横幅宣传,在校园网首页也建立了精准扶贫专题网站。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搭建,加强扶贫工作宣传阵地建设。此外,学校积极做好扶贫工作的多方协调,通过结对帮扶,让校内和社会资源也更多的汇聚到贫困帮扶工作中。

扶贫网站

如果说“全面小康与中国梦相互激荡,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扶贫、脱贫则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走好这艰难的最后一公里,西南石大有着自己的担当。

破解难题 为致富建设“铺路搭桥

真是太感谢西南石油大学了,不仅让我们吃上了水,我家的羊群也喝上了干净的水。”新寨子村吉布尔西家养了30只羊,由我校实施的安全饮水工程,帮助他发展养殖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愿望。

新寨子村海拔高,长期缺水,随着我校对口帮扶援建的安全饮水工程完工,现在彝族群众走出房门,拧开院中的水龙头就接上了饮用水。安全饮水工程到农户,到村小学,到民俗活动场所……

村民用上干净水

不仅如此,学校协助相关部门为新寨子村修建了通讯基站、完成农用电网改造,并投入14万元,修建公用厕所2个、公用垃圾池3个。面对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学校更安排校医院在村里开展三次义诊,向群众发放价值4500元的药品。此外,学校还为党支部活动室增添了电化设备和办公设备,并加强“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建设,最终新寨子村被评为“两学一做”示范村。

一项项举措带来的是幸福的民生图景。在蓬安县鹅项颈村,脱离贫困的嬗变也在快速发生。

改造低压线路12千米,户表改造123户,安装3台100kVA变压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不断加大;清理和新建集中饮水工程各1个,加大安全饮水建设力度;培训村医8人次,推进卫生站基础设施建设;安装电信网络,增加1处Wifi点,开通数字电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在文化室外修建12米长的村务公示墙1排,加强村务公开工作……

这些影响村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工作,虽然琐碎平凡,却给乡村生活注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援建的鹅项颈村文化活动室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就业扶持,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宣传动员培训,一年来鹅项颈村劳务输出65人,200人次参加了投工投劳,勤劳致富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此外,学校与县人社系统联系开展农民技校培训,照“菜单式”培训模式,培育有一定文化、基本技术、会经营的村民32人,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

联动帮扶 带领村民走出致富“逆袭之路

我要五斤”“给我来十斤”……9月22日,学校许多教师和家属推着车子、提着篮子来到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运输服务中心购买土豆。这数万斤土豆都是来自大凉山金阳县。

2017年是金阳县土豆的丰收年,但销售不畅带来大量的积压,为了解决乡民困难,学校第一时间落实销售金阳土豆相关事宜,通过大力宣传实施“以购代捐”,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组织教职工购买当地土豆、萝卜等土产品

当前国家扶贫脱贫步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单纯的“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已不能适应,要帮助村民走出致富“逆袭之路”,核心便是“造血”。

学校落实金阳县“3+X”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村情,把华山松、核桃树、红花椒“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作为新寨子村“富民兴村”的重要发展途径,驻村干部更是带领村民栽种了农作物7000余亩。

学校通过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开展“借猪还猪、借鸡还鸡”养殖帮扶,“一年增收,两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正越来越近。对此,不少村民都交口称赞,表示好日子有了盼头。

为村民发放家畜

在南充市蓬安县,学校则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7年,帮助村上成立“金锁养殖有限公司”,采取“家庭农场+脱贫户”的模式,实施好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7户贫困户加入;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共与20户贫困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解决农村土地撂荒抛荒问题;重点针对12户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邀请农技员上门服务,开展帮助改良果木品种。同时,加大村民农副产品销售的帮扶力度。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采取上门收购、回校销售等方式方法,帮助脱贫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7年秋冬季节,先后4次组织人员进村高价收购脱贫户的蜜桔、广柑10000余斤,运回南充校区销售,广大师生反响热烈,积极购买,以实际行动支持帮扶工作。

凸显优势 做好教育扶贫的“智力支持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帮扶单位相比,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是智力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西南石油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

学校在2016年对新寨子村小学基础设施大改造的基础上,为新寨子村小学生捐赠文具用品。此外,学校积极协调资金20万元在新寨村修建了幼儿园,目前已正式招收学龄前儿童44名,解决学龄前儿童上学难和彝族小朋友过语言关的问题。

援建的新寨子小学

得益于学校的支持,我顺利申请到了助学贷款,非常感激学校。”金阳籍学生何余(化名)说,学校大力帮扶金阳县学生,推动金阳学生就业,召开座谈会倾听学生实际困难,发放各类奖助学金,提高勤工助学岗位……

寒假期间,学校还派遣大学生到新寨子村开展社会实践,并组织10名大学生到村开展“禁毒防艾”主题教育和扶贫帮困问卷调查活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如此,学校还安排专家赴金阳开展科技扶贫,到新寨子村开展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排查等工作;启动“服务民族地区科研专项”,首批设立8个项目,支持师生在金阳县开展科学研究,并利用项目成果服务金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办农民夜校10余期,共培训300人次,不断提高村民素质。

在蓬安县,学校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政策,为村上贫困户儿童陈语豪申请救助,纳入困境儿童范畴;认真组织全村29名留守儿童开展“进城二日游”活动,体验城市生活,感受现代文明,并为之购买新书包、图书、生活用品等;继续帮助长梁小学改善办公、教学和教工生活条件,为其添置复印机1台、电脑6套、师生食堂桌椅2套。

为彝族群众进行义诊

对于蓬安籍大学生,学校先后发放18.3万元奖助学金,受益学生57人次;帮助27名来自蓬安县的学生获得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1.6万元;为14名来自蓬安县的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累计发放工资金额约为2.3万元。

扶贫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艰辛而系统工作,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要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让贫困乡村走上致富大道,西南石大还将继续砥砺前行。(杨玉凤)

来源:宣传部 审 核: 编 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