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准扶贫两年减贫250万 多维联动大扶贫格局初成
新华网四川频道1月28日电 题:把扶贫之水浇到“穷根”上——四川精准扶贫减贫250万
本网记者周相吉、陈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对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四川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无疑在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不得不面对的特殊省情。2012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50万。
为了让贫困人口迈向富裕,近年来,四川逐渐探索出一条把水浇到“穷根”上的精准扶贫之路。仅两年时间,全省就减贫250万人。
1月27日,资阳市乐至县金顺镇金家沟村村民唐生良在展示刚从地里拔出的沙参。本网记者 周相吉 摄
“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子根本没法过。”这是乐至县金顺镇金家沟村村民唐生良常挂在嘴边的话。老唐由于背部受伤,骨头钙化,每天只能夹着钢板生活。靠着3亩多地,一年只有600元的收入,是典型的贫困户。从2014年开始,由于精准扶贫的推进,老唐的日子开始发生变化。
“我这7分地的沙参,年收入最少在5000元左右。”27日傍晚,唐生良指着绿油油的一片沙参苗告诉记者。在村委副主任陈铁的定点帮扶下,老唐不仅获得了部分启动资金,还学到了沙参种植技术,走上脱贫之路。
乐至县扶贫办主任詹约林说,精准扶贫就是要找准“病根”和“症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像唐生良这种情况,有一定的劳动力,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拔出他们的“穷根”。
找准“症结”拔出“穷根”,如今已成为四川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扶贫成效逐步显现。四川扶贫移民局数据显示,2013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从750万减至625万,2014年减贫129余万,2年减贫250余万。
用改革的办法啃下扶贫“硬骨头”
四川750万贫困人口,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的“硬骨头”,靠常规手段难奏效,根本还得靠改革。
2014年3月,四川出台新政,剑指贫困县考核、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与社会参与领域等多项改革。9月,分类考核88个贫困县办法明确出台:不唯GDP,主要看扶贫开发成效。10月,多项创新机制全部印发,吹响全面深化扶贫改革号角。
仅仅半年,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贫困户张子奎迅速脱贫:特惠资金直接到户,贷款有财政贴息、政府担保,规划和产业也有“穷人点菜、政府下厨”……靠修摩托车和2亩番茄,他家5口人能增收1万元。
利州区政府办驻春风村工作组组张菱说,多项改革并举后,根据要求精准识别出贫困人口36户,按照“树典型、帮穷困、带中间”的思路,针对36户建卡贫困户和4户发展大户,制定了2年的个性化帮扶“套餐”,一年内,春风村农民人均收入增收了1600元。
更多的扶贫之变也在全省落地——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随之下沉的还有20多亿财政扶贫资金,基层攻坚更加从容;携手金融机构筹设扶贫贷款风险担保基金、签署金融扶贫战略协议……
所有改革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精准扶贫。2014年,四川精准扶贫实现历史性突破,不仅扶贫对象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2年中,四川精确瞄准750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资金项目和干部帮扶精准沉到村、扶到户,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
多维联动构建“大扶贫”格局
多项改革盘活了四川扶贫模式,与此同时,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也初步构建。
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主攻连片特困地区。四川顺势而为主攻彝区、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战区。2014年4月,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年度方案出炉,锁定脱贫30多万人。当年,250个村启动彝家新寨建设;藏区32县减贫4万多人,超额完成目标;秦巴山、乌蒙山区43个片区县各投入1000万元,连片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鲜活的故事是最好的注解。2014年,5000名彝区中职生免费坐进内地课堂;喜德县曲子洛村这个海拔2551米的角落,成为全县唯一彝家新寨建设极贫村……
在通江县龙凤场乡环山村,当地通过引进公司“林地盘活,土地合作”,每户农民租金加工资达到4万多元,5年后盛产期全村能分红1亿元;2014年10月17日,全国首个扶贫日,“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四川爱心扶贫网全面上线,开全国之先河;2014年,四川省投资社会扶贫资金64亿多元……2015年,四川继续锁定“精准扶贫”,将再减贫100万以上。
在四川,扶贫已不再是孤军奋战,“大扶贫”格局正开启脱贫“加速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