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合作、共享的食品溯源平台

13.09.2014  16:10
打造开放、合作、共享的食品溯源平台 ——中国(宁波)食品安全追溯高层论坛开幕词           新华网董事长兼总裁 田舒斌       中国自古讲“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既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消费中国食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食品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稳定向好的,食品安全生产合格率、农产品质量等指数均呈现出良好的状况。但是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奶粉、瘦肉精、毒生姜、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分析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食品的生产链条过长,包含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污染食品的可能,给食品安全监管埋下了重重隐患;二是由于我国食品监管体制存在漏洞,使得一些食品生产者为获取非法利益甚至故意从事违法违规的食品生产活动,难以保证诚信经营,既伤害了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过去,食品加工、运输等环节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流程脱节现象,因此建立完善统一联网的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食品标识制度几乎是不可能。但随着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移动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为解决食品溯源问题提供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持,正成为食品产业增强活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也成为了必然趋势,这一深刻的变革也为食品安全管理带来了新思路。作为物联网基石之一的RFID技术的引入使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大大提升,食品溯源系统也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从国外成功的经验来看,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的全程可追踪,无疑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为关键的节点。尤其是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背景下,实施食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切实有效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从而改变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提振消费者的信心。         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愿意加入到食品溯源体系的建设中来,从被动发展转向市场驱动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将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主动加入到可追溯体系中来,进而形成市场倒逼机制,逐步形成完善的溯源食品准入政策,迫使未经认证的食品不得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以此推动食品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提升。           根据我们长期调研发现,在食品溯源建设过程中,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集成服务等仍是较大难题,企业、区域、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将会阻碍国家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一些先行的企业或机构建设的食品溯源平台由于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管理,也影响了消费者对于监管的可信度。很显然这与食品溯源体系发展的初衷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新华网正在全力打造一个跨领域、跨平台的开放共享的中国食品溯源信息港。我们依靠多年来积淀的权威与公信力优势,将吸纳优质的企业、权威的组织机构和先进的食品追溯系统与新华网溯源中国平台开放对接,实现各个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要做,就要做优、做精。新华网打造的综合食品溯源信息港将打通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全面、透明、统一的食品溯源公共信息服务。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从而逐渐降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我相信,食品行业将会在安全监管的逐步转型中掀起一场新的消费革命。         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推进食品溯源体系的全面建立是一个跨行业的系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多方的合力支持。新华网愿意与产业同仁携手,做中国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的探路者,以社会责任为己任,致力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全新的生态圈构建者,打造中国有公信力的权威食品溯源平台。         同时,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舆论引导者,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倡导者和推动者,新华网也将利用自身媒体平台的优势,在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认知水平等方面发挥力量,引导全社会树立追溯意识,让消费者了解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局面。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