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新常态下的扶贫攻坚战

21.01.2015  12:12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面临的挑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对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作了深刻阐述。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充分展示了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处变不惊的决策定力。

  结合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看,2015年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对扶贫开发要有新认识。扶贫成效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的大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大的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如果扶贫工作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扶贫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目标实现的真实性,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还要看到,完成扶贫任务是全面小康的难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年时间。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稳步增加,到时候完成主要经济指标没有问题,但要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却很不容易。广大扶贫干部要对扶贫工作难度有深刻了解和清醒认识,将扶贫开发作为补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真实性、纯粹性的重大问题,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新常态下对扶贫开发要有新理念。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基本理念和经验,毫不动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等奋斗目标。同时,要根据新常态提出的挑战,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村到户相结合,把精准扶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各方支持与贫困地区自身奋斗相结合,把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新常态下搞好扶贫开发要有新举措。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中央决定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必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应把握这一契机,争取将片区规划中尚未实施的项目安排到“十三五”规划中,研究“多规融合”改革,将扶贫规划与其他规划有机结合。二是发展新兴产业。扶贫工作要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中,电子商务、光伏扶贫等有可能形成贫困地区的后发优势,需把握好这些发展机遇。东部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新增就业明显上升的趋势,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三是重视生态环境。中央下决心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规定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取消GDP考核,其他贫困县也要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力度,提高生态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等指标的权重,释放出强烈信号。要积极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出台碳汇交易等政策。四是努力增加投入。中央强调,新常态下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首先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其次要增加信贷投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活力。还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开发,利用扶贫日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成支持扶贫的行动。

  新常态下搞好扶贫开发要有新作风。扶贫队伍的事业心、凝聚力、战斗力是新常态下扶贫事业成败的关键。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扶贫队伍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打造一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甘于奉献、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一要讲感情。扶贫干部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与贫困群众建立感情,心里时刻想着贫困群众,一切为了贫困群众,培养职业荣誉感,在为贫困群众谋福祉的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二要讲精神。扶贫干部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向上的工作干劲,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不畏困难,勤勤恳恳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三要讲作风。扶贫干部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眼睛朝下看、脚步朝下走,察实情、讲实话、做实事,不走形式,不图虚名,脚踏实地干实事。四要讲纪律。扶贫干部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做到自警、自省、自觉,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守得住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文/《瞭望》新闻周刊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