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惠民资金打捆用 打造宜居宜业农民新村

23.12.2013  13:53
   渠县 已建成新村综合体3个、新村聚居点84个,改扩建和风貌整治新村聚居点59个――   12月13日,笔者走进 渠县 李渡乡狮牌新村,一排排规划整齐、风格别致的“农家别墅”映入眼帘,水泥路通往每户小院,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村民活动广场宽敞大气,公共服务中心配套齐全。提起新村生活,村民郑礼全喜上眉梢:“和住在城里一样方便。”   有类似感受的,不仅仅是郑礼全。近年来, 渠县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捆绑使用各项惠民资金,突出集约化、集中化高品质农民新村建设。目前, 渠县 共启动5大新村示范片建设,已建成新村综合体3个、新村聚居点84个,改扩建和风貌整治新村聚居点59个,越来越多的群众将搬进新居。   构建一体化格局   中心城区+小城镇+新村聚居点   在北城新区,一条投资8亿元,起于北城快速通道,全长49.7公里的渠江西岸救灾生命通道正紧张施工。这是 渠县 县域总体规划中的5大通道之一。项目建成后,城北方向的10个乡镇将连入县城“1小时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渠县 提出以“一主一副四支撑二十八基点”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和2643个新村聚居点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中心城区+小城镇+新村聚居点”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格局。   为确保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渠县 因地制宜,将建设集约化、集中化的高品质农民新村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代建、统筹资源、统筹管理等措施,整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移民扶贫、土地整理等各类惠民资金,打捆用于农民新村建设,并在每个农民新村建起超市、公共服务中心、卫生室、农家书屋、小广场等配套设施。   建持续增收机制   5大优势产业+5条精品线路   “有漂亮的房子住,收入也多了。”在 渠县 万亩柑橘基地,谈起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渠南乡大山村村民桑勤建很高兴。居住的小平房变成小洋楼,自家的几亩地流转给华橙酒业公司,每年有2000元的流转费,加上他和子女在企业的劳务收入,每年全家收入超过5万元。   在龙潭乡宕渠新村,景区旅游与休闲乡村游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今年村里发展起50余家农家乐,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收入达600多万元。   受益的不只是宕渠新村。 渠县 以山水资源为依托,以生态经济为重点,推进能源、建材、电子电器、汽摩配件和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黄花、柑橘、蔬菜、中药材、花椒、畜牧等现代特色农业,着力打造賨人、汉代、三国、红色和新农村及民俗文化为代表的5条精品线路。   目前,全县建成柑橘、黄花、蔬菜、花椒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5.6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358个;工业园建成面积4000亩,入驻企业24家。农民收入由单一的种粮收入转向土地租金、就业收入、房屋租赁、股金分红等多项收入,形成多元化持续增收机制。(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