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
11月23日,雨后的 渠县 琅琊镇高云村,清爽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馨香。村头,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向远方延伸。放眼望去,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新房掩映树间,俨然一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高云村海拔1086米,幅员面积11平方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692户2227人。该村以前交通闭塞、基础落后、村民就医就学条件差,是典型的贫困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高云村积极整合资源,出好精准扶贫实招,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精准建班子,履好“责”
为加强精准扶贫工作领导,琅琊镇成立了高云村驻村扶贫工作组。
针对高云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落后、上学就医条件较差等难题,镇党委、政府带领高云村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先后到经济建设相对较好的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考察,学习该村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到地里位置类似的 渠县 汇东乡白腊村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探讨贫困山区的脱贫“良方”,进一步理清了“强基建、兴产业、抓教育、扶斗志”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了《2015—2020年贫困村建设规划》等。然后围绕《规划》开展扶贫工作,让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精准摸底子,把好“脉”
该村经过群众自愿申请、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对象审核、督查验收“五个关口”,以及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级初选名单公示、镇政府审核、乡镇公示、县级复审、公告“七个步骤”进行精准识别,最终确定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7户420人。
随后,该村村组干部逐户认真核实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将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归纳,完善了《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台账》,建立了《基础设施欠缺情况登记簿》,形成了《产业发展问题归类簿》,为精准扶贫“对症下药”奠定了基础。
精准找路子,就好“医”
高云村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让全村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得到了有效改善。
目前,该村2公里村级路硬化工程即将竣工,8公里组道泥碎路正加快建设,两座村级公路“断头桥”全部打通,村民“出行难”正逐步化解;修建了2口蓄水池,安装引水管道2千米,近200名村民人畜饮水难题得到缓解。全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用电贵、电压低”的历史一去不返。新建移动基站一个,实现了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和偏远地区手机信号全村覆盖。
同时,该村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育本村种植大户5户,养殖大户3户,引进大竹生态专合组织计划投资2000万,规划林下养鸡1万只、养野猪5000头以上;全村已建成核桃基地300亩、血橙基地334亩。(杨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