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竞争现留学赤字移民赤字等三大劣势
忧患“人才赤字”
国际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的同时,中国却呈现出“留学赤字”、“移民赤字”、“人才赤字”等三大劣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近年来,以“千人计划”为代表的中国海外高端引才项目,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日等发达国家迅速调整政策应对。特别是2013年4月,美提出“八人法案”,实质上就是针对中印等留学生源国“掐尖”留才的新型移民政策。
然而,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不断加剧的同时,中国却呈现出“留学赤字”、“移民赤字”、“人才赤字”等三大劣势。
“移才”争夺战加剧
去年4月15日,八位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提出了一项最新的移民法案。两日后,美国参议院公布了这个30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移民法案。虽然目前这项法案还没有在众议院正式通过,但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在此政策上却罕见地高度一致。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分析说,两党对此法案态度高度一致的根本原因是,其与美国核心战略利益一致,目的在于筑牢美国继续称霸世界、主导全球的基础。这项最新移民法案改变了过去提高移民门槛的一贯做法,实际上是赤裸裸的“移才”计划。
“八人法案”取消了美国公民为其兄弟姐妹及他们的配偶和孩子申请的移民种类,增加了过去非法移民的入籍数额;人才创业签证的数量从目前每年6.5万增加到11万,增长近一倍。此外,还额外增加了2.5万个高学历人才签证。同时,法案取消了对杰出人才配额的限制,这部分人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留学生人才。
“八人法案”的“移民”色彩减弱,“移才”倾向明显,旨在面向全球建立前所未有的开放引才环境。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说,美国的移民政策就是在全球60亿人中“掐尖”选才,也正是这些高端人才集聚和高新技术集聚带来的互生效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底气。
奥巴马在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第一个月内,先后三次公开讲话,邀请全球人才到美国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会把人才战略作为其主要施政内容之一。
日益右倾化的日本政府,更是直接面向高端人才尤其是中国留学人才抛出了“诱饵”。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去年10月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介绍了他的“国家战略特区”计划,意在吸引外国投资和人才,并提出要把留学生一半以上留在日本,就业方面“包分配”。
“抄底华尔街”喜忧录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洗牌,一批高端金融人才面临“再次择业”。彼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刚刚启动,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组织金融机构,前往美国纽约、芝加哥,英国伦敦,加拿大多伦多和新加坡等金融人才比较集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招聘高端金融人才,三次“抄底”华尔街累计引进120名金融界高端人才,反响强烈。
2008年、2009年,上海市金融党委、金融办两次组团海外猎才,集中了部分中央和外省市驻沪金融机构、上海市金融机构,以及与金融相关的企业集团,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资产管理等金融业态。
加上此前于2002年举行的一次海外人才招募,三次海外招募共录用金融人才120人,大部分有5年以上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从业经历,职务多是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或高层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有7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5人入选上海“千人计划”,4人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
组团海外猎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企业高端人才紧缺状况。以2009年招聘为例,海通证券公司成功签约了3名房地产信托专才,搭建了房地产信托筹备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招聘了多名金融衍生品专才,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新型业务储备了力量。
富国基金2009年引进了美籍金融高端人才李笑薇,让其担任另类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授予她充分的人事、设备等资源配置决定权,配备了学历高、专业精的团队。李笑薇利用国外积累的丰富量化投资经验,带领团队迅速着手研发中国市场首只采用量化方法进行主动增强的指数型基金——沪深300增强证券投资基金。
富国基金人力资源部经理安运超说:“引进人才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业态升级和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定位明、眼光准、方法全,通过引进一个人才,带领一支团队,创新一项业务。”
“抄底”华尔街并非一片坦途,受人才选拔、评定、薪酬机制所限,以及产业国际化水平影响,金融机构海外猎才感触良多。
交通银行党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付博说,国家“千人计划”标准比较单一,有些与金融市场实际不符,“一些标准更接近于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要求,金融领域的一些杠杠,把很多优秀人才拦在了门外。”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一些金融机构把人才引进来后,想要进入相关人才工程,但“一次次申报,一次次被拒”,心理上非常受打击。同时,薪酬体系与国外差别也很大。
此外,产业国际化水平是决定人才去留的最重要因素。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说:“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如何,是人才引进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我们金融行业海外猎才之所以这么难,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产业国际化水平不高。”
三大“赤字”凸显中国劣势
一是“留学赤字”。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显示,2004年,我国出国留学生与在华留学生总数之差为31.62万人,2012年扩大至80.86万人。2012年,中国在海外留学生总数为113.69万人,而在华留学生仅有32.83万人。
王辉耀表示,这种留学领域出现的“高输出、低输入”现象背后,暴露的事实是中国父母、政府和社会共同在为美国培养精英人才。
二是“移民赤字”。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估算,1990年,中国移民海外的人数为408.6万人,而同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移民数量仅有37.6万人,逆差约371万人。到2013年,预计逆差将超过849.4万人。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显示,2012年,中国去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四大移民国的人数达14.8万人,而同年我国给外国人的永久居留证发放总数仅有1202张。这还是中国实行绿卡制度以来的最高值,中国绿卡也因此被称为“世界最难绿卡”。
三是“人才赤字”。近两年,回国海归人数虽然增加,但人才结构却并不乐观。据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2012)》,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约一半为国外1年期硕士学位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回国等仅占总数的10%。
中组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李志刚表示,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到87%。这意味着在回国的海归中,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比例很低,人才结构不合理。
打破制度壁垒
有关人士认为,当今世界物质、资本和人才三大资源流动频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才流动,但我国尚未完全融入世界人才流动体系中。
2012年,我国普通签证增加了“人才签证”类别。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部门条块分割、利益掣肘,签证门槛不降反升,申请者寥寥。王辉耀说:“在人才流动的管理中,一些现行规章制度和部门领导思维难以与实际需要相匹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专家提出,目前国内经济升级转型、创新驱动引领,亟须更高层次人才助力。
首先,设立国家移民管理局,在机构设置、留学政策、签证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这是本刊记者多地调研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移民制度和管理规范首当其冲。
其次,降低签证门槛,优化签证程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专家建议,尽快取消限制外国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政策,开放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实习签证,吸引优秀外国人才在华工作,建立中国国际移民体系,通过吸引外籍人才扭转“移民赤字”,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国际人才在中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其三,发挥企业自主性,提高引才匹配度。参与海外猎才的金融机构普遍认为,未来类似“千人计划”这样的人才引进工程,需根据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用人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引才标准,尤其需要提高企业自主性。比如,金融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有紧密相关性,有些企业的国际业务发展比较慢,并不需要华尔街一流人才,更多需要在基础业务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
其四,引才标准市场化,实现人才招聘常态化。朱庆阳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什么是高端人才最终是市场说了算,这个标准就是这个人在行业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为企业或产业发展创造了哪些价值,未来还有可能在本领域创造出怎样的价值。
国际知名金融城市一般都会有相对成熟的人力资源产业、专业的猎头公司和测评公司,人才引进需要走科学化、市场化的道路。中央和地方的人才工程是标杆,表明国家重视和珍视人才,但人才的引进还是要走常态化、社会化道路。
有关人士认为,人才引进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产业,只有产业国际化才能够实现人才引进国际化。否则,人才引进来也无用武之地,要吸引和留住国际高端人才,必须给其提供事业发展的平台。同时,通过高端人才引进,带动国内人才国际化,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