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画家手绘《中英文版成都话》记录传承方言文化
成都方言“一耳屎”,意为“一耳光”。
人民网成都11月3日电(王波)日前,有媒体报道: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及徐花8年时间走遍四川完成四川方言语音地图,他表示,如果现在不记录,再过二十年,讲纯正四川方言的老人都去世了,地道的成都话都找不到了。无独有偶,近日,一组《中英文版成都话》图片在微博热传,有网友表示:“作为地道的四川人,有些方言早就忘记了,如今再看到这些方言,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11月2日,记者独家采访到《中英文版成都话》图片作者、四川乐山画家郭劲松,谈到为何创作该组图片,他说:“我曾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成都方言文化比较了解。”大学毕业后就在北方工作的他,每次听到四川话都觉得非常亲切,他认为,只用有家乡话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成都的方言很搞笑,很诙谐。”郭劲松说,特别是有些方言所表达的意境,还能反映出成都人的性格,他认为,方言所隐藏的含义是不可翻译的。让郭劲松记忆深刻的是,在他小学的时候,有两个外国人到他的学校来让同学录音,然后就用来当录音资料保存,那时的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而当他正在画《中英文版成都话》的时候,又看到周及徐的事迹,更加坚定了他完成该组图片的决心。
“我和老婆都是四川人,但是我们的孩子在河南洛阳出生,他不会说四川话,也不会说洛阳话。”郭劲松表示,在成都同样如此,有外地人到成都生活的,也有成都人到外地生活的,他们的下一代就慢慢地把方言忘记了。“甚至有个90后小女孩告诉我,这些方言她从来都没听过,这是我们70后才使用的语言。”郭劲松认为,周及徐“再过二十年,地道的成都话都找不到了”的观点并非危言耸听,所以他要用他的方式把方言记录下来,至于为何要把方言用英文翻译,郭劲松说,很多在成都的外国人对成都方言似是而非,很多人也给不了他们详细的解释,另外,他的孩子是学同声传译的,在翻译上可以给他支持。
“用图片来表达方言的意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郭劲松认为,但只有图片才能把方言的意境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眼就能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图片在微博中热传后,有网友表示:“作为地道的四川人,有些方言早就忘记了,如今再看到这些方言,有种很亲切的感觉。”“成都方言也要走向国际化。”
“网友的评论给了我很大的信心。”郭劲松表示,他还将继续创作《中英文版成都话》续集,不仅要记录成都的方言,还要记录乡土人情。
据了解,成都方言早先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清代,因八旗子弟曾驻扎成都,成都方言受北京方言影响很大,儿化音节的词数量不少,且沿用至今。到了19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成都和外界的交流剧增,成都方言相对稳定的状态被打破,语音开始向普通话的语音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