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丨用高科技手段和标准化生产保障食品安全

16.03.2016  11:05

  代表热议用高科技手段和标准化生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李淼

  民以食为天,群众如何吃得安全、吃得明白一直是代表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连日来,一只“跑山鸡”引起了三位全国人大代表的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西充锦泰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晓华所在的合作社有200多户农户,常年存栏10万只鸡,走围山散养土鸡养殖模式。她向记者讲述她的烦恼:市场上有不少打着“跑山鸡”旗号却是吃饲料的普通鸡,自己的资格货不仅受冲击,还遭受信任危机。“我要把手机上的计步器APP安到鸡身上。”她告诉记者,要让消费者通过数据,看到鸡真的在山上跑,以前尝试过视频监控,但也只是看得到,现在要用真实数据说话,赢得信任,这也是形势倒逼。趁休会期间,李晓华找到北京大学和某知名网络公司高管求教,他们认为给散养鸡安上计步器是一个方向,建议将生产过程各种信息包括使用的投入品全部纳入,通过网络让消费者实时掌握。“舌尖上的安全,一是要吃得安全,二是要吃得明白。”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这样理解“安全”二字。

  全国人大代表、省食药监局局长姚义贤坦言,要实现“吃得明白”有难度,现在还是散户生产比较多,是否是“资格”的农产品不太好辨别,但只要使用违禁用品肯定要严惩,这是底线。

  任永昌表示,他自己买菜时也常常为眼花缭乱的“跑山鸡”困扰。他建议李晓华首先在品质上下功夫,按标准生产,要实现室外放养,让鸡吃虫吃草,保证生长周期。其次要实现质量安全全程可溯。2015年,全省有596家生产经营主体、3071个农产品被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今年要推进农产品生产环节与加工、流通领域体系对接。

  姚义贤也为李晓华支招:要形成规模化经营,创立自己的品牌,不断把产业做大做强,才有市场话语权和品牌信任度。有了品牌,也要依法维权,发现假冒,及时向食药监部门、工商、质监部门等举报。

  任永昌表示,我省成都等地已出台放养鸡的技术标准,希望今年从成都等地开始,与相关部门联动,推动开展“跑山鸡”等农产品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