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所学校减压 炊事员工资由县财政支付

17.10.2014  08:06
今秋开学起,普格县拿出380万元向社会招聘“营养餐”学校食堂从业人员 10月10日12点30分,普格县花山乡大河坝小学六年级学生阿品么子作打来了午餐——蒜薹炒肉、炝炒白菜、番茄鸡蛋汤、米饭,刚一落座就满足地吃了起来,“这学期的饭菜更加可口”。 阿品么子作不知道,饭菜更加可口是因为学校食堂炊事员有了调整。目前该食堂有6名炊事员,他们均由普格县统一聘用和管理。 今年秋季开学后,普格县投入380万元招聘了201名炊事员。“以前学校自行招聘和管理,资金都是自行解决,压力颇大,现在县政府买单,学校可不用为炊事员工资发愁了。”普格县副县长刘刚说。 自聘炊事员学校压力大 据普格县教育局副局长黎友强介绍,今年春季学期,普格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中有46所推行食堂供餐,共有217名炊事员。“这些炊事员以前都是由各个学校自行聘请,费用也是各学校解决。”黎友强说,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各学校的食堂都外包出去,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所有食堂一律回收,由学校负责经营,由于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只能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不得用于食堂供餐的运营成本,炊事人员工资以及福利等费用,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大河坝小学共有669名学生,其中寄宿制300名,共有6名炊事员,调整前炊事员每月工资为1500元,一年按10个月计算,学校共要支付近10万元的费用。“这一大笔开支着实让学校吃力。”大河坝小学校长王波说,靠着社会捐赠资金和学校自办的小农场,食堂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拿出380万元聘炊事员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普格县拿出380万元向社会招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从业人员,全县46所食堂供餐学校的炊事员从各校管理变成全县管理。“改变彝区落后的生活方式,推进寄宿制教育是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寄宿制学校的食堂能够建设到位。”刘刚说,正是这种认知,政府决定自己买单,统一聘用和管理营养改善计划中实施食堂供餐学校的炊事员。据了解,2013年普格县本级财政收入约为1.2亿元,去年全部教育投入为1.4亿元,其中本级财政教育投入2200万元,“让普格单拿几百万元来做教育的某一件事,压力很大,但是这个单政府一定要买。” 8月29日,普格县正式发布招聘公告,招聘女性40岁以下,男性45岁以下,具有小学学历的炊事员,达到两者条件的现有炊事员可续聘,续聘者需要经过测评达到80%以上满意度。聘用人员执行凉山州最低工资,每人每月1070元,购买五险,新聘人员试用期3个月,一年按照12个月计发工资。 黎友强说,此次续聘了120名炊事员,新聘了81名,总计201名,与计划招聘还差16名。“目前包括螺髻山中学在内的3所学校,一名炊事员也没有招到。”黎友强说,这3所学校都是一日供餐三次,工作量大。 后续执行有不少问题 “由县上发工资和统一管理,自然比我们管理好得多。”王波说,县上把食堂运行中大头的人员工资解决了,学校只负责运输、燃料等费用,压力大大减轻。 符合条件,并通过测评的炊事员,大河坝小学只有2名,林会芬是其中一个。作为大河坝小学食堂的厨师长,此前她每月月薪2500元,负责炒菜和机器维修等,此次招聘公告一出,她顿时不想干了,“工资这么低,每天上班时间还这么长。”“做三顿和做一顿的,钱都是一样。”王波说,能否按照工作量的多少,进行区分,随着炊事员聘任调整,为了招得到留得住,下一步,学校会考虑在现在县上给出的工资基础上给予炊事员补贴。 据了解,到了2015年,普格县食堂供餐学校将达到58所,炊事员达315名,投入炊事员聘用的资金将达650万元。“这个事情只要开始,普格县顶着再大的压力也要干下去。”刘刚说。   (钟美兰)